然后复然后,然后是抓手

2024-06-17 38浏览

现在,什么词*流行呢?据我的观察,就口语而言,不是任何一个网络新词,而是一个*其普通的虚词——然后。这个表示连接关系的虚词,已经流行到使用时几乎不再表示连接,照直说,它现在成了一个口头禅,一个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场合而被随意、任性使用的口头禅。

个人有使用语言的自由,只要遵纪守法,具体使用什么词语或句式,都是可以的。不过,在特定的情境中,个体还是需要注意表达的,否则,就可能干扰听众对有意义信息的加工,甚至引起他人的不适。例如,在研究生和本科生开题、论文答辩过程中,学生无意义地使用“然后”,尤其是一个“然后”接着一个“然后”,那就很容易造成这样的后果。

前段时间,我参加本单位的研究生开题活动,其中一名研究生陈述时,差不多每句话均以“然后”开始。人类个体在感知外界信息时,有一个明显特点,即,某个刺激一旦被注意到,它就很容易被注意。无论这样的刺激是正性、中性或负性,如果它与个体的负性体验结合起来,那么,它就成为负性的了。因此,当这名学生陈述结束,我立即提出一个建议:请大家在开题过程中注意,不要过多使用不必要的“然后”。

在接下来的提问与回答环节,这名学生的“然后”依旧很多,虽然比陈述环节的频率有所降低。面对建议未能收到良好效果的局面,我宣布自己的一个作法:随后每名同学陈述和作答时,我都记录他/她说的“然后”次数,并酌情公布——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合适的口头禅。如果连这样的不合适都不能注意改正,那么,自己的其他不合适言行,也将是难以注意改正的。

接着,我一边听一边用写“正”字的方式,记录每名学生陈述和作答中的“然后”,结果显示,学生的“然后”还是很多,例如,在各约15分钟的时间里,一名学生说了35个“然后”,一名学生说了28个“然后”。对于这53个“然后”,真正属于表述需要的只有4个,其余49个都是口头禅。当然,我只是记录而已,并未公布每名学生说的“然后”次数。

今天上午,我参加本单位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在我们这组,我**提出两个要求:其一,不要说那么多的无意义的“然后”;其二,不要在陈述结束时说“谢谢聆听”。根据**名同学答辩的表现,我又提出一个要求:回答问题时,不要再说“感谢老师的提问”。

结果表明,本组9名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学生,没有一人使用“然后”和“谢谢聆听”,8名学生均不再使用“感谢老师的提问”。整个论文答辩的过程是严肃活泼的,而非随意任性的,从而,充满着学术氛围,师生都是认真且快乐的。

我感到十分欣慰。或许,前后两次学术活动存在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前者是研究生,后者是本科生;前者是开题,后者是答辩;研究生和本科生使用“然后”的频率本来就存在差异。不过,我前次只是建议、此次则为要求,这也应该是一个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一方面,人们的口头禅很难改掉,另一方面,人们说出口头禅是有心理条件和环境条件的——简单而言,如果个体严格要求自己、身处严肃认真的场合,口头禅会明显减少,甚至不再出现。今天,参加本组答辩的本科生很好地表现出了这个特点。

我为什么对“然后”这么在意?原因就是,我认为如果个体不加节制地使用“然后”,那么,他/她有意无意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应该严肃认真的时候,也不能有效严肃认真起来。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总有一些学生在作业、论文中出现很多文字表述方面的错误,甚至,有的教师也是如此——网上有相应的材料。如何有效改变这种情况呢?可以着手的地方很多,而从纠正滥用“然后”等口头禅切入,无疑是一个方便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