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环境检测行业年度新闻全析

2024-12-25  |  百检  |  来源:互联网 144浏览

政策法规:多部门联动,严打检测乱象


在 2024 年,检验检测领域迎来重磅监管行动。8 月 13 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携手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重磅印发《检验检测领域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开启为期 5 个月的专项整治 “回头看”,生态环境检验检测更是此番整治的重中之重。各地监管部门紧密协作,依据法律法规,对生态环境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精准 “盯梢”。一旦发现诸如未经检验就出具监测数据、肆意篡改伪造监测数据与报告、采样违规等恶劣行径,严惩不贷。对于故意造假的机构,不仅面临巨额罚款、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直接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同时,通过停止采信监测数据、列入失信黑名单等联合惩戒手段,让违规者寸步难行。此外,相关部门还顺藤摸瓜,对涉事的监测设备生产厂家展开延伸检查,从源头杜绝问题隐患。


临近年末,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又迎关键节点。12 月 24 日有消息传出,生态环境部全力配合司法部,快马加鞭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条例》的制定进程。该条例剑指监测数据造假顽疾,力求赋予生态环境部门强有力的打假 “利剑”,即更具威慑力的处罚权限。一方面,从排污单位入手,压实其数据质量主体责任,督促其如实、精准报送监测数据;另一方面,大幅提升违法成本,让心存侥幸者不敢越雷池半步,以保障整个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为后续环保决策筑牢根基。

技术创新:前沿科技赋能,开启精准检测新时代


技术创新是 2024 年环境检测行业的一抹亮色。江苏省苏力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 12 月 25 日成为行业焦点,其申请的 “基于语义分割的生态空间管控区建设活动识别方法及系统” 专利引发热议。这项专利犹如给环境检测装上 “智慧大脑”,它能够对复杂的生态空间管控区建设活动进行精准识别,*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无论面对常规还是特殊监测需求,都能游刃有余,为生态保护区域的精准监管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的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浪潮汹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 2024 年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优秀(示范)案例中,江苏省脱颖而出。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凭借《生物多样性 AI 识别与环境 DNA 创新应用》项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快速甄别,结合环境 DNA 检测手段,开启生物监测新路径;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的《南京都市圈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综合分析》,打破数据孤岛,将生态与经济数据深度融合,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江苏省淮安环境监测中心的《重要生态保护空间区域动态变化人工智能检测与创新应用》,借助人工智能实时监测生态保护空间的动态变迁,及时预警生态风险。这些案例充分彰显数智化力量,正重塑环境检测新格局。

企业纵横:巨头**布局,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在企业发展与市场动态层面,华测检测堪称行业 “领军者”。这一年,华测检测一路高歌猛进,先是成功中标国家环境空气站和地表水监督检查项目,凭借专业实力筑牢公共环境监测防线;紧接着发布行业**碳中和白皮书,官宣 30・50 双碳目标及十大重点行动计划,不仅为自身绿色发展锚定方向,更为全行业低碳转型树立标杆;而后战略布局再落一子,收购常州麦可罗泰克 51% 股权,强势进军全球电子材料及印制电路板检测领域,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拓宽商业版图;还牵头制定我国**肉禽蛋鱼领域重金属污染物测定国际标准,以技术实力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行业标准制定话语权。


放眼整个环保检测市场,增长势头强劲。据权威报告预测,2024 年中国环保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一举突破千亿大关,达到 1032 亿元,并且在未来数年,将以 4.9% 的复合年增长率稳健上扬。背后驱动力多元:企业为契合日益严苛的法规要求,纷纷加大检测投入,确保生产运营合规;新检测技术如雨后春笋,成本降低的同时激发大量潜在需求;政府持续加码,出台更严格的环境法规与标准,为市场注入强劲动力;民众环保意识觉醒,对生活环境质量关注度飙升,间接推动检测需求增长,多方合力,助推市场蓬勃发展。

实验室进阶:绿色低碳成风,深圳树立标杆


实验室建设与认证板块,深圳**破局。12 月 4 日,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龙岗分站荣耀加冕,成为全市**、行业内**获颁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四星级绿色低碳实验室” 证书的机构。龙岗分站不走寻常路,首创绿色低碳标准体系,精细核算每一个检测项目的碳足迹,将节能减排落实到操作细节;强化能源与环境管理,优化设备运行、管控资源消耗;大力实施绿色低碳技术改造,从照明系统到实验设备,全方位升级。通过这一系列 “组合拳”,成功蹚出一条检测实验室绿色低碳运营的新路子,为全国同行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 “深圳经验”,**行业迈向绿色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