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范围
从使用场景出发,手套检测覆盖了*其广泛的领域。在工业领域,诸如机械加工、化工、建筑等行业所使用的防护手套是重点检测对象。机械加工用手套需具备防切割、耐磨特性,防止工人手部被锋利的金属边角划伤;化工手套要能耐强酸、强碱腐蚀,抵御各种化学试剂侵袭,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建筑工人佩戴的手套则要有良好的抓握力,同时兼顾防穿刺、耐磨性能,应对粗糙的建筑材料与复杂的施工环境。
医疗行业对手套的要求更为严苛,一次性使用的医用检查手套、手术手套必须确保无菌,防止交叉感染,还需具备出色的弹性与触感,方便医护人员精细操作,准确感知患者体征。食品加工行业所用手套,重点关注其材质的食品安全合规性,要无毒、无味、不掉屑,避免污染食品,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保暖手套、防晒手套、运动手套等也在检测范畴之内。保暖手套的保暖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在寒冷天气里手部的温暖程度;防晒手套要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手部肌肤免受伤害;运动手套则依据不同运动项目,如骑行、登山、攀岩等,具备防滑、减震、透气等相应特性,助力运动表现提升。
从材质类型看,手套材质丰富多样,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皮革、棉布、化纤以及各类新型复合材料等。不同材质手套适用于不同场景,检测时也各有侧重,天然橡胶手套多用于医疗、化工领域,检测注重其化学耐受性与弹性;皮革手套常用于工业、户外骑行,重点检测耐磨性与防水性;棉布手套常作为基础防护或保暖用途,关注其吸湿性与柔软度。
二、检测标准
国内,首当其冲的是国家标准 GB 10213 - 2006《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针对医用橡胶检查手套的尺寸、不透水性、拉伸性能、蛋白质含量等关键指标给出严格规范,确保医疗使用安全。GB/T 12624 - 2009《劳动防护用品 通用技术条件》则为工业等领域劳动防护手套制定了全面标准,涵盖手套的分类、技术要求、测试方法,从防护性能到使用舒适性全方位考量。
行业标准中,像 HG/T 2884 - 2016《橡胶手套》专门针对橡胶手套细化了化学性能、物理性能的检测要点,适用于多种橡胶手套的生产与质量评估;QB/T 1616 - 2018《皮革手套》聚焦皮革手套,规定了外观质量、材质鉴别、耐用性能等方面的评定标准,保障皮革手套的品质。
在国际贸易中,欧盟的 EN 388《机械风险防护手套》标准闻名遐迩,通过精确的测试方法评估手套的防切割、防撕裂、防穿刺、耐磨性能,并给予相应等级标识,便于用户根据需求选择;美国的 ASTM D120《橡胶绝缘手套》标准严格把控橡胶绝缘手套的电气绝缘性能,确保电力工人在高压环境下的人身安全。
三、检测项目
(一)外观质量项目
- 尺寸规格:精准测量手套的长度、掌宽、指围等尺寸,与标注尺码对比,偏差需控制在*小范围内,确保佩戴舒适、贴合,例如成人通用型工作手套,长度偏差一般不超过 ±5mm。
- 颜色牢度:模拟日常使用中的洗涤、摩擦、光照条件,检测手套颜色的稳定性。耐洗色牢度测试观察手套经多次洗涤后是否褪色;耐摩擦色牢度模拟手套与物体摩擦时的掉色情况;耐光色牢度考察在日光或模拟日光下颜色的持久度,防止手套因颜色变化影响外观及功能。
- 外观疵点:在强光下仔细检查手套表面有无破损、孔洞、污渍、脱线、色差、纹路不均等问题,医用手套若有微小破洞或污渍可能导致严重的交叉感染风险,工业手套的破损则会降低防护效能。
(二)内在质量项目
- 材质成分及含量:运用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技术,准确鉴定手套材质种类及其比例,确保材质标注真实可靠。如宣称 “纯皮” 的皮革手套,其天然皮革成分应符合相应标准,避免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 物理性能:
- 拉伸强度:将手套固定在强力试验机上,测试其纵向、横向拉伸时的*大承受力,反映手套的耐用程度,工业防护手套通常要求较高的拉伸强度,防止在受力时破裂。
- 撕裂强度:模拟手套在使用中被撕裂的场景,检测其抗撕裂能力,对于经常接触尖锐物体的手套,如机械加工手套,撕裂强度至关重要。
- 穿刺强度:通过模拟尖锐物体穿刺手套的试验,衡量手套抵御穿刺的能力,化工、建筑等行业手套需具备良好的穿刺强度。
- 化学性能:
- 耐化学腐蚀性:针对化工手套等,选取常见的酸、碱、盐等化学试剂,观察手套在接触一定时间后有无膨胀、变软、变硬、变色、破损等现象,确保其能在化学环境中安全使用。
- 有害物质残留:检测手套生产过程中可能残留的甲醛、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像医用手套、婴幼儿手套等直接接触人体的手套,对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限制*为严格。
(三)功能性项目
- 防护性能:
- 防切割性能:依据 EN 388 等标准,使用专业的切割测试设备,对手套进行不同等级的切割测试,评定其防切割能力,切割防护手套能有效保护手部免受刀具、玻璃等锋利物体伤害。
- 防穿刺性能:模拟尖锐物体如钉子、针等对手套的穿刺,测量手套能承受的*大穿刺力,建筑、医疗垃圾处理等行业手套需具备较强的防穿刺性能。
- 防滑性能:通过模拟手套在湿滑、干燥等不同表面上的抓握情况,测试其摩擦系数,运动、餐饮、工业操作等手套,良好的防滑性能可提升操作安全性与效率。
- 舒适性能:
- 透气性:利用水汽传输速率测试设备,模拟人体出汗情况,检测手套排出湿气的能力,长时间佩戴的手套,如运动手套、工作手套,透气性差会导致手部闷热、出汗,影响舒适度与工作效率。
- 柔软度:采用手感评定、仪器测量等方法,评估手套的柔软程度,柔软的手套更贴合手部,减少摩擦不适感,尤其适用于医疗、日常穿戴场景。
- 保暖性能:对于保暖手套,运用热阻测试等方法,衡量其保暖效果,在寒冷环境下,手套的保暖性能直接决定手部的温暖感受。
(四)安全性能项目
- 电气绝缘性能:对于橡胶绝缘手套等,采用专业的电气绝缘测试设备,模拟高压、低压不同工况,检测手套的绝缘电阻、击穿电压等指标,确保电力工人在带电作业时的安全。
- 生物相容性:医用手套、植入性医疗器械配套手套等需进行生物相容性测试,观察手套材料与人体组织、细胞的相互作用,包括细胞毒性、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防止手套引起人体不良反应。
- 阻燃性能:在一些火灾高危行业,如消防、化工等,手套需具备阻燃性能。通过点燃手套,观察燃烧速度、火焰蔓延程度、自熄特性等,保障使用者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