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芽叶害虫之一,又名茶淡黄卷叶蛾,后黄卷叶蛾,褐带长卷叶蛾,属鳞翅目卷叶蛾科,学名为Homona magnanima Diakonoff。
分布与为害
国内各主要产茶省均有分布,斯里兰卡、日本等国亦有发生。幼虫吐丝将茶树芽叶卷缀成苞,匿居咀食叶肉,留下一层表皮,形成透明枯斑,除茶树外,还为害咖啡、柑桔等。
形态
成虫体长8~11毫米,翅展23~30毫米,淡黄褐色。前翅近长方形,翅尖深褐,翅面淡棕色,多深褐色细横纹。雄蛾前翅肩部前缘作半椭圆形深褐色加厚,明显向上翻卷。卵椭圆扁平,淡黄色,百余粒聚成卵块作鱼鳞状产于叶面。幼虫成长时长18~26毫米,头褐色,体黄绿至淡灰绿色,具白色短毛,前胸硬皮板半月形,褐色,两侧下方各有两个小褐点。蛹褐色,长约11~13毫米,臀棘长,黑色,末端有小钩刺8枚。
茶卷叶蛾
生活习性
在安徽、浙江一带一年发生4代,湖南4~5代,福建、台湾6代。以幼虫在卷叶内越冬。在皖南4代幼虫分别于5月中、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及9月中旬至翌年4月上旬发生。全年常以1、2代发生较多,第3代常因夏季高温干旱和天敌制约,虫口发生较少。福建福州6代幼虫分别于5月中旬、7月上旬、8月上旬、8月下旬、10月上旬及11月上旬盛发。其生活习性与茶小卷叶蛾相似。成虫趋光,幼虫趋嫩,吐丝卷叶,匿居苞内咀食叶肉。但虫苞较大,食叶量较多。老熟后亦留在苞内化蛹。
防治
掌握幼龄幼虫发生盛期,结合采茶灭虫。盛孵后喷施80%敌敌畏15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1000倍液,或青虫菌每毫升含0.5亿抱子菌液等。卵期释放赤眼蜂(见茶小卷叶蛾)。斯里兰卡曾引进茧蜂防治茶卷叶蛾获得成功。日本应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进行预测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