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老叶、成叶的真菌性病害之一。中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及肯尼亚等东非国家均有发生。
症状
初发病从叶缘或叶尖产生黄绿色小斑,而后逐渐扩大成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褐色,有同心轮纹,病斑正面生浓黑色较大的粒点,常沿轮纹排列,病斑边缘有褐色隆起线。嫩叶上的病斑不正形,从叶尖向下变黑褐色,上生浓黑色小点。
病原
多毛孢菌学名为Pestalotiopsis theae Sa-wada,属黑盘孢目黑盘孢科暗色多孢族盘多毛抱属。分生孢子盘直径88~176微米,分生孢子长梭形,有4个分隔,中间三胞褐色,两端细胞无色,基部有一小柄,顶端有2~3根附属毛,无色,顶端膨大。
侵染规律
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叶中越冬。次年春天,气温上升至10℃开始活动,借风雨传播。初侵染易从伤口侵入,以后可以进行多次侵染。温度25~28℃、相对湿度80~85%*利于发病,夏、秋季发病多。排水不良的茶园、苗圃及密植茶园发生重。修剪、机采以及虫害严重的茶园发病也多。
防治
注意茶园排水。修剪、机采后,及时喷药保护,并及时治虫,减少侵入机会。春茶结束后及秋茶期,喷洒50%多菌灵1000~1500倍液或灭菌丹400倍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