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位于中国以南,印度以东。产茶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泰国、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等国,茶叶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8%,其中以印度尼西亚为*多,越南、缅甸次之,马来西亚较少,其他几个国家产量很少。
印度尼西亚
于17世纪末开始试种茶树,1826年前后首次从中国、日本引进茶籽,1872年又从印度阿萨姆引种成功。至1938年,当时荷兰人在印度尼西亚经营茶业,产茶8万吨,产量居当时世界产茶国第4位。到1980年全国产茶7.3万吨,在世界产茶国中降为第7位。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属热带雨林气候,具有温度高、降雨多、湿度大的特点,全年几乎无寒暑之分,终年可采收茶叶。茶区主要分布在爪哇和苏门答腊两大岛上,而以爪哇岛产茶为*多,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爪哇的茶园又集中在西部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区。
越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越南是一个茶叶进口国。50年代开始发展茶叶生产,至1976年全国产茶6000吨。越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高、湿度大,旱雨季明显。茶区主要在越南北部,中部、南部也有少量分布。
马来西亚
茶叶是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938年产茶550吨。1976年产茶3000多吨。马来西亚因靠近赤道,终年炎热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茶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220米的加米隆高地。
此外,缅甸、泰国、菲律宾等国,自产茶叶很少,主要靠进口,是中国福建省、广东省潮汕地区所产乌龙茶的主要销售市场,每年输入约1000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