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翅目

2024-07-19 162浏览

Homoptera。包括蝉、叶蝉、飞虱、木虱、蚜虫、蚧等。昆虫纲、有翅亚纲、渐变态类。世界已知3.28万余种,中国已知千种以上。

形态

小型至大型昆虫,体形圆至椭圆不等。体壁光滑,多数种类具有分泌蜡质或介壳状覆被物的腺体。

头部

头部后口式。复眼发达或无,有翅种类单眼2或3个,无翅种类缺单眼;触角多为刚毛状或丝状,3~10节,而蚧类雄虫可达25节,具

胸部

前胸大都很小,常为颈状。但角蝉科前胸背板发达向后延伸到腹部上方,常形成各种形状的突起,中胸通常*大,可分为前盾片、盾片、小盾片和后盾片。后胸发达。翅两对,前翅膜质或近似革质,但不成半鞘翅,静止时平置或成屋脊状覆盖于体背。若干类群无翅,如蚧总科雌虫无翅,雄虫后翅退化为平衡棒。有些种类具多态现象,如飞虱科及叶蝉科,同一种群中就有无翅型、长翅型,有时还有中间型或短翅型;蚜总科则更为复杂。足跗节3节、2节或1节。

腹部

常见8~11节,有些种类基部两侧有发音器。蝉科腹末倒第二至三节因有外生殖器常有较大变化,*后两节常狭小。头喙亚目有发育完全的产卵器,包含3对产卵瓣,可以把卵产入植物组织。胸喙亚目蚧总科与蚜总科(球蚜科除外)则无产卵器。雄性外生殖器是头喙亚目分类学上的重要特征,尤其是叶蝉科骨化的阳茎端在分类学上特别重要,许多近缘种用此特征区分。胸喙亚目雄性外生殖器围绕阳茎的成对构造退化。

头喙亚目通常有气门10对,但胸喙亚目气门数目变异很大。蚜总科通常9对,位于前胸、后胸及腹部**至七节,球蚜科仅7~8对。木虱总科有气门5~9对,粉虱总科的若虫常固定生活于叶面上,有两对胸气门,各位于前足间和后足间;腹部有两对,位于**节和*后一节的瓶形孔旁。成虫气门与若虫一致。蚧总科有胸气门两对,腹部或无气门,或有气门1~3对,多者达8对。

分类及习性

同翅目通常可分为两个亚目:头喙亚目和胸喙亚目。

头喙亚目

喙明显起于头的基部,触角短鬃状,有端芒。跗节3节。翅有完整的翅脉,善于飞翔。雌虫有3对完整的产卵瓣,有的变化为锯状。所有种类都很活泼,不固定于植物上。主要有以下6科:

蝉科

中型至大型昆虫,头部具3个单眼成三角形排列,触角着生于复眼间的前方,前足腿节膨大,下缘具刺。雄虫腹部有发音器。生活周期很长,每世代需一年、数年甚至10多年。雌蝉产卵器锯状,可把卵产于树皮下。幼虫从卵中孵出,即入土以树根为食。幼虫前足膨大,适于掘土,为树木的害虫。蝉蜕可入药。

沫蝉科

小至中型的种类,形似叶蝉但较宽短,胸足胫节圆筒形,后足胫节上有1~12个大刺,末端有一簇短刺。若虫能从马氏管基部分泌液体,再从肛门排出,与空气混合产生一团泡沫,围绕在身体表面,俗称泡沫虫或吹泡虫。巢沫蝉科若虫以同样方式产生粘性纤维物质,围绕在体外。常见的沫蝉有稻赤斑沫蝉和白带沫蝉。

角蝉科

前胸上常有两个角状突起,有时向前突出盖住头部,有时向后伸长盖过腹端。常见的有黑角蝉和犀角蝉。

叶蝉科

体长3~15毫米,触角着生于两复眼之间,单眼两个或缺,单眼着生位置是分类特征。其后足基节横向膨大,后胫节有隆脊并有两列能动的刺或鬃列,善跳跃,故又名叶跳蝉或叶跳虫。叶蝉的卵香蕉状,成列地产在树枝、草本植物的茎或叶组织内,重者可使枝、茎枯死。受成虫、若虫吸食的粮、棉、果树和蔬菜叶片常卷缩、变红,俗称缩叶病。许多种类是重要害虫。还能传带100种以上的植物病毒病害。常见害虫有稻叶蝉、和小绿叶蝉等。

蜡蝉科

以着色美丽著称,其额延长如象鼻,后翅臀域有很多横脉,呈网状。善跳跃。大都是阔叶树的害虫。常见的有为害臭椿的樗鸡,又名斑衣蜡蝉。

飞虱科

体型小,后胫节端部内侧有大形可动端距,为本科独有特征(图1)。和长绿灰虱是水稻的重要害虫;白条飞虱是麦类害虫,甘蔗扁角飞虱是甘蔗重要害虫。除直接为害外,尚可传带植物病毒。

图1 飞虱

胸喙亚目

喙似起于前足基节之间,跗节1或2节,触角长而线状,无端芒,若干种类无触角,翅脉常退化。雌虫一般无产卵器,不能把卵产在植物组织内,全是不善活动的种类。这个亚目是个广泛的人为类群,目前可分为4个总科:

木虱总科

体长仅3毫米左右,形似小蝉,比较活泼,触角9~10节,一般10节,端节有2细毛,喙分3节,跗节2节,翅脉退化。雌虫除保留有3对产卵瓣外,生殖节背腹板成鸟喙状。后足腿节膨大,能跳跃。常见种有为害桑树的桑木虱可使幼叶卷缩,甚至枯落;为害梨和苹果树叶的梨木虱等(见)。

粉虱总科

体长仅1~2毫米。身体和翅上被有白蜡粉,单眼2个,位于复眼的上方,触角7节,喙3节,跗节2节,翅脉甚退化。若虫4龄,**龄活泼、可以爬行,第二至四龄固定于植物上不活动,很像介壳虫,4龄若虫后期不取食,近似于“蛹”,称“伪蛹”。可进行产雄或产雌的孤雌生殖,经交配的雌虫所产未受精卵孵化为雄虫,受精卵孵化为雌虫,而未经交配的雌虫,所产的卵均孵化为雌虫。重要害虫有烟粉虱、黑刺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等,其中温室白粉虱在保护地及其附近的蔬菜和花卉等植物上为害甚重。

蚜总科

体长1~7毫米,大都2毫米左右。触角3~6节,喙4或5节,跗节2节,**节甚小,有时跗节仅1节甚至退化。有翅型具翅2对,翅脉退化,有翅痣。腹部第五或六背片常有一对腹管,一般缺产卵器(图2)。若虫4~5龄。

图2 蚜虫

蚜虫的年生活史复杂,有多态现象,如无翅或有翅、胎生雌蚜和有翅雄蚜等,两性生殖和孤雌胎生交替进行,称异态交替。许多种类有寄主转换的习性。通常在正常的适宜条件下,蚜虫以孤雌胎生雌蚜(繁殖型)繁殖,雌蚜不经交配就可产生若虫,而在群体拥挤或在生活条件恶化时发生有翅型,进行迁移。此外,还可发生特殊形态的越夏型或小型蚜度过炎夏或不良的生活环境,以及发生越冬型度过寒冬。大多数种类在秋末生长季节即将结束时,发生雌性蚜和雄性蚜,交配后,雌蚜在越冬寄主上产受精卵越冬;少数种类在春末树木枝条即将老化时发生雌雄性蚜,交配后,受精卵越夏。蚜虫有强大的繁殖力,孤雌胎生蚜大约每4~10天就可完成一代,有些种类每年*多可发生二三十代以上。蚜虫可从肛门排出大量蜜露(即粪便),招引多种蚂蚁取食;蚁则为蚜虫驱逐天敌,帮助蚜虫从一植株转移到另一植株,甚至冬季把蚜虫或蚜卵搬到蚁巢内保护越冬。蚂蚁常以触角触动蚜虫,可促使蚜虫多排蜜露并吸食更多植物汁液,延迟发生有翅蚜,增强其繁殖力:而且一定种类的蚜虫常和一定种类蚂蚁相伴随,是一种典型的互补共生现象。常见种有、麦长管蚜、、大豆蚜、、萝卜蚜、甘蓝蚜是农作物重要害虫,是国际植物检疫害虫。受害作物嫩叶常卷缩,生长停滞或茎叶变色,造成产量损失。许多种类能传带植物病毒,造成更大损失。如桃蚜可传带马铃薯卷叶病毒和甜菜花叶病等100余种病毒。

蚧总科

体长0.5~10毫米,是同翅目中*奇特类群,雌蚧多数营固定生活,均无翅,触角,眼和足,除少数种类外,亦已消失;头胸部完全愈合,通常被有蜡粉及介壳,雄蚧只有一对前翅,后翅退化为舌状平衡棒。触角或缺或丝状,多达11节,喙1~3节,足跗节一节,仅有一爪,也有退化的。蚧虫**龄幼虫活泼,在选择适宜的寄主植物后,即将喙刺入寄主植物组织中定居,蜕皮后,失去足和触角,失去活动能力。雌虫能分泌蜡质等形成介壳,用以保护自己,幼期3龄;雄虫4龄,后二龄为“预蛹”及“伪蛹”期。卵常产于腹部后腔形成的卵袋中,幼虫孵化后从母体中爬出。蚧虫种类繁多,常见者如康氏粉蚧、、松干蚧、吹绵蚧和均为农林重要害虫。此外,中国及东南亚特产的紫胶虫生活在榕属、黄檀属、合欢属等植物上,体外分泌物为紫胶,是重要的军事及工业原料。白蜡虫雄虫分泌的白蜡熔点高,为矿物质白蜡所不及,医药上常用以生肌敛疮、止血定痛、治疗血性下痢,还可作工业原料。墨西哥南部特产洋红虫,其尸体可生产红色染料,以供饮食品、化妆品和医药工业品染色使用。

演化

现代同翅目与半翅目*为接近,过去曾被认为是半翅目的一个亚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口器适于刺吸,后翅缺臀域,腹部无尾须,马氏管数目少,腹神经节较集中。由于直翅类的缺翅目翅脉退化,有较少的马氏管并有较集中的神经节,所以有人认为它应该是半翅类的一个原始单元。根据解剖学和古生物学,啮虫目可能是半翅类和缺翅目的共同祖先,其化石*早出现于二叠纪。在同翅目中出现于石炭纪的原结蝉科,或许是*古老的同翅目化石,其他出现于二叠纪的同翅目昆虫的翅大都与二叠纪的啮虫目相近,同时也与更早的半翅目昆虫化石准蝽科的属相似。一般认为同翅目比半翅目古老,因为根据在澳大利亚发现的化石昆虫,在二叠纪以同翅目昆虫*多;在昆士兰的三叠纪化石中,同翅目的数量也仅次于鞘翅目,而*古老的半翅目化石则直到晚二叠纪、三叠纪才出现。

同翅目头喙亚目的二叠纪化石大都隶属于古革蝉科、结蝉科及革蝉科。现代的鞘喙蝉科(美洲和大洋洲产)或许是与这些科近似的活化石,可能是原始同翅目的祖先,由此辐射出一个大的演化分支为樗鸡总科,另一分支为界于二叠纪的北蝉科与蝉结蝉科之间的蝉总科,而叶蝉总科可能起源于二叠纪至三叠纪的革鞘蝉科及窄替蝉科。在胸喙亚目中木虱科可能起源于与古革蝉科接近的原木虱科。此外,现代型的昆虫构造表明,木虱与粉虱接近,蚜虫与蚧虫接近。已知的蚜虫化石大都出现于三叠纪,那时的径脉三叠蚜已具有特化的蚜虫脉序,表明蚜虫的祖先起源于更早的二叠纪或石炭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