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

2024-07-19 7浏览

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有机磷类除草剂,商品名农达(Roundup)。化学结构式:

草甘膦

1971年由美国孟山都(Monsanto)公司**开发成功。

性能

纯品为非挥发性白色固体,约在230℃时熔化,并伴随分解。25℃时在水中溶解度为1.2%,不溶于一般溶剂,其盐类溶于水。不易燃,不易爆,常温下贮存稳定。对中炭钢和马口铁容器有腐蚀作用。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300毫克/千克。兔急性经皮LD50>50000毫克/千克。对兔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草甘膦不易被动物胃肠吸收,不经代谢很快由肾、肠道排出,在体内不积累。在试验条件下,对试验动物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的活性,破坏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的转化,从而使蛋白质合成受到干扰而导致植株死亡。草甘膦内吸传导性*强,茎叶吸收后能传到地下根茎和分蘖中,对多年生深根杂草的地下组织破坏力很强。入土后即与铁、铝等离子络合而失去活性,对土壤中潜藏种子无杀伤作用。

应用

草甘膦杀草谱广,对40多个科的植物有防除作用。在果园、桑园、茶园和胶园的化学除草中得到广泛应用。各种杂草对草甘膦的敏感程度不同。防治一年生杂草,如稗、狗尾草、牛筋草、马唐、藜、繁缕等,用有效成分600~1050克/公顷。对车前、小飞蓬、鸭趾草等则需1125~1500克/公顷。而防治白茅、芦苇、香附子、硬骨草、刺儿菜、紫菀等杂草时,则需1800~2550克/公顷。一般在杂草生长旺期,每公顷对水450~750升,对杂草作茎叶处理。加入适量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加快草甘膦的吸收速度。药物只有在接触植物绿色组织时才有杀伤作用;接触茎秆的褐色部分不会造成伤害。豆科和百合科植物对草甘膦的耐药力相对要高。对稻麦(或油菜)轮作的地块,在收割后倒茬期间,可参照上述草情和剂量进行处理。一般在施药后第二天,便可不经翻耕直接播种(或移栽)。这种少耕法对争取农时十分有利。利用特殊的施药方法(如定向喷雾)或杂草及作物种子出土的时差,可使草甘膦获得选择性。还适用于休闲地、荒山(地)造林前化学整地、开设和维护防火线、飞播前灭草。应根据杂草组成及覆盖度适当增加药量和喷雾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