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杆菌科

2024-07-19 98浏览

生存于人和其他动物肠道或自然界中的一大群生物性状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兼性厌氧、氧化酶阴性、具有肠杆菌共同抗原为主要特征。根据生化反应及抗原构造可将此科分为14个菌属,部分菌属的细菌具有病原性或条件致病性,引起肠道疾病或肠道外感染。该科细菌无芽胞,多数菌属以周生性鞭毛运动。全部是兼性化能合成的异氧菌。借氧化各种简单有机化合物或发酵糖获得能量。通常能在麦康凯琼脂生长,大多能在只含碳源及无机氮源的合成培养基上生长。通常还原硝酸盐,能发酵利用多种糖类、产酸或产酸产气。除赤痢志贺氏菌属O群中的一个血清型外,触酶阳性。此科细菌除O、K、H抗原外,所有成员(菊疫欧文氏菌除外)有肠杆菌共同抗原。DNA的G+C含量为38~60摩尔%。

肠杆菌科的分类和命名以大量菌株的生化反应为基础,根据代谢特征如发酵型,苯丙酸脱氨作用、硝酸盐还原、尿素酶、在KCN中生长、*适生长温度及G+C百分含量、抗原性差异及对抗生素的酶感性而将该科分成14个亚群(属)。即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爱德华菌属(Edwardsiella),柠檬酸菌属Citrobacter),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志贺氏菌属(Shigell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哈天尼菌属(Hafnia),沙雷铁氏菌属(Serratia),变形菌属(Pnoteus),摩根菌属(Morganella),普罗菲登菌属(Providencia),耶尔森氏菌属(Yersinia)和欧文氏菌属(Erwinia)。

肠杆菌科的细菌虽然大量存在于肠道中,但并非全是肠道寄生菌,也并非所有菌株都有病原性,其中某些菌属如埃希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耶尔森氏菌属包括有许多重要病原菌,可以引起畜禽特别是新生畜禽胃肠炎、败血症、水肿病、肺炎、脑膜炎及局部感染,以及多种特定传染病,可造成严重损失。肠杆菌科的细菌主要根据生长及生化特征和抗原鉴定进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