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痉挛

2024-07-19 53浏览

肠管平滑肌因异常刺激而痉挛收缩所致的一种真性腹痛性疾病。又称卡他性肠痉挛。病因有寒冷和化学性刺激。如汗体淋雨、寒夜露宿、气温骤降、风雪侵袭、采食冰冻饲料或重役后饮大量冷水、饲料霉烂酸败以及消化不良病程中胃肠内异常的分解产物。寄生性肠系膜前动脉损伤所致的植物神经机能紊乱(副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和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肠道寄生虫、肠溃疡和慢性炎症所致壁内神经丛敏感性提高是内在的易发因素。病畜呈现中度或剧烈的间歇性腹痛,肠音连绵高朗,排粪较频,粪便稀软或松散带水,气味酸臭,含粗大的纤维及未消化的谷粒或混有粘液,口腔多湿润,躯体局部出汗。耳鼻部发凉而舌色青白,心律失常,个别因伴发轻度肠臌气而腹围稍显膨大,病程短急,常可经数小时不药而愈。根据间歇性腹痛、高朗连绵的肠音、松散稀软的粪便,以及相对良好的全身状态建立诊断。但应与子宫痉挛和肠系膜前动脉血栓—栓塞相鉴别。对寒冷所致的肠痉挛(冷痛)应解痉镇痛。可选用下列诸法:针刺分水、姜牙、三江(或耳尖)穴;白酒经口灌服;皮下或肌肉注射。30%安乃近溶液,对起因于或伴有胃肠卡他的肠痉挛(卡他性痉挛)还应清肠制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