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公司的5条创新经验

2024-06-27 28浏览

3M公司的5条创新经验

■武夷山

【3M公司的基本认识是:科研就是把钱转化为知识,创新就是把知识转化为钱。】

美国3M公司成立于1902年,是典型的创新型企业,拥有9万名员工(含8100名研发人员,他们分布于36个国家)、200家制造厂、86家实验室和46个门类的技术平台,目前的年度研发经费投入高达170亿美元。我们日常使用的很多产品,如便利贴、砂纸和思高百洁布等,都是3M公司发明的。它拥有5.5万多种技术产品,目前每周发布25种新产品。截至2017年7月,3M公司已累计获得112043项专利,即从公司成立起每天平均获得2.7项专利!仅2016年就获得3700项专利。3M公司的基本认识是:科研就是把钱转化为知识,创新就是把知识转化为钱。

2017年10月,美国思科公司的创新项目经理HarveyWade先生访问了3M公司的英国创新中心,获得了一些直观感受。他觉得,3M公司有5条创新经验值得学习。

**,“把时间花在烟囱里面”。这是一个比喻,意思是客户在哪里,公司科研人员就要去哪里,要观察客户是如何工作的,向他们提很多问题,了解其真实需求,发现有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并将其攻克。

其次,留出创新时间。3M员工可以将工作时间的15%用于自己醉心的项目。有人要问了,允许员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做科研,会不会造成低效?事实是,这15%的自由时间带来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创造发明。当然,不是自由探索的每个项目都会成功,但成功了的那些项目使公司领导坚信,这15%的规定是个好规定。尤其是,这项规定有助于吸引创意丰沛的科研人员来3M工作。

再次,明白创新之路不平坦。3M公司深知,创新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所以确立了以1929年成为3M公司总裁的威廉L.麦克奈特来命名的“麦克奈特原则”:雇佣能力强的人;放手让他们干;估计到会出现失误并容忍失误。他们能从失误失败中学习,找到解决方案。

第四,铭记创新英雄的功绩。人是喜欢讲故事听故事的,3M公司十分注意将其发明英雄的故事记录在案,并不断讲给后人听。不是每个3M人的业绩都值得写一本书的,但3M光荣的发明创新史鼓舞着当今的员工,他们会想:“没准哪**我也会被写到书里去。”

在3M员工*初发明了便利贴但公司决策者尚未下决心将该产品推向市场的时候,为了让老板明白这个产品多么受欢迎,有关科研人员就将自己的电话都置于自动转接状态,凡有来电都转给老板接。结果,公司内部一有人打电话向便利贴的***索要便利贴,老板就知道了,并意识到这个东西确实会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于是下决心将其推向市场。这个故事说明,新产品要想实现商业化,只是技术性能好是不够的,后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样的故事对于后来的员工不仅有鼓励作用,还有教育意义。

*后,鼓励协作和相互帮助。3M公司每天都有很多项目在实施,为了减少重复研究,3M公司经常举办不同主题的技术论坛,大家就研究课题、待解决的问题、思路、解决方案等进行交流。他们的经验表明,某一项解决方案其实很可能已经在3M公司的现有技术“储藏库”中,但若是没有畅通的交流环节,这项技术就找不出来。有一回,汽车技术团队需要解决的难题,是牙科技术团队提供了关键的解决思路。

《中国科学报》(2017-11-17第7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