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国
  • 以中国现有技术,地沟油依然难被检测出来

以中国现有技术,地沟油依然难被检测出来

2024-06-27 57浏览

终于——地沟油还是上热搜了。

不过,这次并不是因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而是源于一个流量明星PG One。

其粉丝将国务院系统的重要党刊《紫光阁》,当成了某饭店。

于是热搜“紫光阁地沟油”便被炮制出,以报复紫光阁官微对PG One的点名批评。

紫光阁:皮这一下我很开心

这大概就是2018年伊始,喜迎的**个笑话。

不过,就算“紫光阁饭店”真的用了地沟油,就算粉丝家是开检测机构的,都不能测出个所以然。

毕竟现实中,想要检测出地沟油,还真没那么简单。

在网上流传得*广的民间检测大法,莫过于“蒜检法”。

就是在炒菜时,放入一颗剥皮的蒜子,如果蒜子变红即为地沟油。

其理据是蒜子对黄曲霉素*敏感,而黄曲霉素正是地沟油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之一,有强致癌性。

左地沟油,右玉米油

然而,并没有文献显示,大蒜遇上黄曲霉素就会变色。

就算不是地沟油,用正常的食用油也能把大蒜炸个金“红”酥脆。

此外,即使蒜子没变色,也不代表油就是安全的。

毕竟也不是所有地沟油,都存在黄曲霉素超标的情况。

除了“蒜检法”,还有另外一个不靠谱的“冷藏法”。

把油放进冰箱两小时,如果出现白色泡沫,就是地沟油。

但真实情况却是,饱和脂肪含量比例高的油,遇低温都*易凝固。

这就很可能导致那些合格的食用油被冤枉。

而那些饱和脂肪含量本来就比较低,却又反复使用的地沟油就成了漏网之鱼。

所以这些模棱两可的方法,和玄学还真有得一拼。

不过,这些检测方法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

包括*简单的“看色泽”、“闻味道”、“摸手感”等都能分辨出一些劣质地沟油来。

没有经过精加工的地沟油,谁都看得出来

是的,连地沟油中,都存在劣质与高档之分。

而那些经过碱炼、水洗、脱色、除臭这四大制作流程的地沟油,可以被加工得和食用油几乎一模一样。

那时,别说这些民间检测大法,就算是专业的检测到目前都没有一测一个准的说法。

要想知道为什么地沟油检测难,还得看一下油究竟有多复杂。

食用油其化学成分虽是脂肪,但这可是一大类化合物的总称,被称为甘油三酯。

可以把其形象地比作三个头的烛台,底下烛台是甘油,上面插着的三根蜡烛就是三个脂肪酸。

其中,每一种食用油中的三个脂肪酸几乎都是不相同的。

一般情况下,油就是由无数种这样的三酰基丙三醇分子组成的混合物。

别说是不同的油品了,就算是同一种作物如大豆油,其不同植株出来的脂肪酸也可能不尽相同。

所以,对于食用油的化学成分,我们只能有一个大致的统计结果。

特别是市面上不少油品都是调和油,由各种比例的油混合,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就更加复杂了。

食用油脂肪酸比例及营养成分表

而对于地沟油,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顾名思义,狭义的地沟油指的就是从下水道、沟渠等地方收集提炼而得。

广义的地沟油就宽泛得多,指一切废弃又重复利用的劣质油脂,包括潲水油、煎炸老油和废弃动物油脂。

地沟油作为一种混合油,它比食用油的成分还要复杂得多。

除了化学成分不一、油脂比例不一外,这每一桶地沟油的“配方”都可以称得上****。

所以这也是地沟油*难检测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且就算是及格的安全食用油,在市面上还分好几个档次。

这就让正规的食用油,和地沟之间的关系更加胶着了。

不过难归难,我们还是得使尽浑身解数寻找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