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潮河段洪水预报

2024-07-19 124浏览

河川兼受径流、潮汐和台风引起的增水、减水河段的洪水预报。潮汐具有周期性的变化,在涨潮、落潮更替阶段,流向也随之朝相反方向改变;涨潮或增水时,滨海河口段产生壅水现象,影响河口原有的比降,流速和流量也随潮位的不同而变化,同一断面流向也很复杂,这种影响自河口沿江上溯,可传播到很远才逐渐消失。由于洪、枯流量的不同,感潮影响的程度也有差异,如中国长江下游(鄱阳湖湖口以下)多年平均*大流量为多年平均*小流量的10~20倍,因此,该河段受感潮的影响,在洪水期常波及到芜湖(距河口500公里),而枯水季节则可延伸到大通(距河口624公里)。

感潮河段的预报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即由河川径流造成的水位预报和由潮汐、增水、减水引起水位变化预报。*简便的预报方法是以河口某站高潮位为参数,建立上游断面洪峰水位与下游断面洪峰水位的相关图(如图)。当潮水位愈高,对下游断面的影响愈大,水位也愈高;同时随着上游断面水位不断增高,潮水位的影响也相应地减小。因此,图中曲线簇的数值是由左向右递增,线型逐渐向上收缩,反映了潮水位影响大小的客观规律。经验统计法则根据前期潮位的增水情况,结合台风所引起的增水值,预报后期的高潮位;也可以综合前期增水、台风中心位置,以及河流上游的来水等因子,建立回归方程计算增水值,再和由天体引力所产生的周期性天文潮(海洋潮汐)同位相叠加,即为所需的预报值。如长江*下游的支流黄浦江,以其感潮河段的特点,建立线性多元回归方程和拟非线性(多项式)逐步回归方程的经验公式,预报黄浦江的潮水位。此外,还可编制诺模图表,直接根据有关因子进行预报。

上、下游断面洪峰水位相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