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或多个物种在环境条件作用下彼此适应的进化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某一个物种在进化上的变化也改变着它与有关物种的选择压力,彼此反复地相互作用、相互选择,以达到平衡而生存。
埃利希和雷文(P.R.Ehrlich和P.H.Raven,)1965年以蝶类和植物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协同进化理论。生物之间的这种相互选择和适应,除形态特征外,还在代谢方面表现出来,其主要表现有:①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捕食对捕食者和猎物具有*有力的选择作用,使捕食者在进化过程中发展了捕食能力,而猎物发展了逃避捕食的能力。如瞪羚要比猎豹跑得快才能逃脱猎豹的追踪,而猎豹为了捉住瞪羚,必须比瞪羚跑得更快,而且不出声地潜步追踪。在捕食压力下,猎物必须具有隐蔽色、拟态、警戒色等适应。②植食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植物的叶表常含硅质或木栓,叶内淀粉主要贮存在维管束周围,对植食动物取食不利;加上植物叶子含氮量低,木质素含量高,使植食动物厌食。有些植物体上长有毛、刺等物,或产生次生代谢物质,降低可食性;另一方面,植食动物在这种强大选择压力下,也逐渐形成了一种适应变化。如黄瓜的苦味对一般取食者具有防御作用,但对专一性的黄瓜甲虫却可刺激它们取食。凤尾草含有一种类似蜕皮激素的物质,但蝗虫能破坏这种物质的活性,取食凤尾草后仍可安然无恙。库克(C.W.Cook)1971年发现在没有鸽子的地方,鸽子所嗜食的鸽子草的种子没有多态现象,而在鸽子生活的地方则有五种不同种皮的鸽子草种群存在。③植物与昆虫的协同进化。地球上被子植物的出现和发展与昆虫的发展是相适应的。某些具有特化类型花的植物的出现与某些特化的昆虫相适应。如玄参科、唇形科是典型的蜂媒花植物,蛾子喜欢其白色、红色、紫色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