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一类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根据动物体内能否合成而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类。非必需氨基酸也是合成体蛋白所必需的原料,但因体内能够合成,且合成的量足以满足动物的需要,可不必由饲料供给。不同动物的必需氨基酸不同。幼畜的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幼雏还需甘氨酸。反刍动物瘤胃中的细菌可合成各种必需氨基酸被机体吸收利用,故可适当减少甚至不必由饲料供给必需氨基酸。
饲料蛋白质必须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动物利用饲料蛋白质合成体蛋白的效率称为该饲料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此值可根据实验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得出:
必需氨基酸
式中氮的保留量为用于合成体蛋白的氮量。
蛋白质生理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完全缺乏一种或多种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其生理价值为零。所含氨基酸的情况完全符合机体需要的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为****。一般饲料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既不是零,也达不到****。谷类蛋白质含色氨酸较多,赖氨酸较少;豆类蛋白质含赖氨酸较多,色氨酸较少。二者配合,同时饲喂动物,可提高它们的生理价值。这种不同饲料蛋白质的适当配合以提高其生理价值的作用,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利用互补作用和在日粮中添加必需氨基酸,是饲料合理加工提高蛋白质生理价值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