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

2024-07-19 121浏览

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又称传染性流产。以流产、不孕和关节炎、睾丸炎等为特征。患病动物长期带菌,世界性分布,一年四季都有发生。

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范围很广。病原菌存在于多种动物体。各种动物对布鲁氏菌属中的不同种的易感性有所不同。山羊和绵羊对羊种布鲁氏菌*易感。牛对牛种菌易感,也可感染羊种菌和猪种菌,不表现症状,可从奶中排菌。猪对猪种菌和羊种菌均易感。马和犬对羊、牛、猪三种布鲁氏菌都有易感性,鹿对牛种菌和羊种菌易感。牲畜的不合理组群,集市贸易、带菌动物的频繁移动及毛、皮的收购、销售,都可增加传播机会。经口感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健畜摄取被污染的饲料和水可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创伤、皮肤和呼吸道感染。因配种所致的生殖系统粘膜感染尤为常见。病畜和带菌畜从胎盘、羊水、胎儿和恶露中排出的大量病菌,污染畜舍、饲料、水源和放牧地,粪便及屠宰过程中的废弃物、血水、皮、肉等处理不当,是造成感染*危险的媒介。

发病机制

侵入动物机体的布鲁氏菌,由组织间隙沿着淋巴流入相应的淋巴结,滞留、繁殖后进入血流,形成菌血散播。菌体死亡和崩溃时,释放出内毒素及菌体成分,造成菌血症和毒血症,导致体温升高。细菌在妊娠动物的生殖系统内繁殖旺盛,在绒毛上皮中增殖,向绒毛膜和子宫粘膜之间扩散,使绒毛膜混浊直至坏死。同时产生一种纤维蛋白性脓样渗出物,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解离,导致胎儿营养障碍而发生死亡并流产。流产母畜由于胎盘结缔组织的增生,使胎儿胎盘牢固粘连,出现胎盘停滞。乳腺组织和淋巴结存在的布鲁氏菌,也可经血液进入子宫,引起上述各种病变。因本菌的长期存在,机体已获得免疫力,病畜再次怀孕时,不一定发生流产。

症状

①牛潜伏期两周至半年。多呈无症状或慢性经过。病母牛一生中只流产一次,再次流产的很少见,但仍是带菌者。流产后多见胎盘停滞、子宫炎和乳房炎等。阴唇粘膜红肿,伴有小结节。阴道流出无味灰黄色粘液性分泌物。流产可发生在怀孕后的任何期间,一般多在6~8个月。早期流产的胎儿多在产前死亡,发育完全的胎儿,生后存活1~2天即死亡。公牛发生阴茎潮红间或伴有小结节、睾丸炎和副睾炎,有痛感。病牛有时出现膝或腕关节炎和滑液囊炎。②羊有的在流产前二三天食欲减退,躺卧,常发生阴户炎和阴道炎,阴道排出粘性或粘液血样分泌物。流产多发生在孕期的第3~4个月。有的即使不发生流产,生下的羔羊也无生命力。病母羊有时可见关节炎或子宫炎,很少出现胎盘停滞和第二次流产。公羊常见有睾丸炎和副睾炎。③母猪流产常在怀孕后4~12周。流产前精神抑郁,食欲不振,乳房和阴唇肿胀,有时排出粘性—脓样分泌物。只是在发生子宫炎时才出现胎盘停滞,若子宫粘膜出现粟粒性脓肿或卵巢脓肿,可导致不妊,或仍可正常发情受孕,正常分娩,或早产,生下虚弱的仔猪、死胎或干尸化的胎儿。如发生脊椎炎可致后驱麻痹;发生化脓性关节炎、滑液囊炎时,可出现跛行。公猪在急性期伴随体温的上升,食欲减退,性欲低落,常出现明显的睾丸炎或副睾炎以及睾丸萎缩。④犬表现流产或不孕。长期从阴道排出分泌物,流产胎儿皮下出血和水肿。公犬性欲消失,睾丸常见萎缩和缺乏精子,在副睾炎和阴囊炎的晚期,副睾可肿大4~5倍。⑤母鹿多在怀孕后5~7个月流产,初现不安,减食,拱腰努责,阴唇红肿,间有脓性分泌物,肷陷腹垂,关节肿大,乳房发炎,行动迟缓。胎衣间或滞留,胎盘糜烂味臭。胎儿水肿、脱毛、腐烂,少数产出的胎儿四肢无力,不会吮乳,不久死亡。公鹿有的发生膝关节和睾丸肿大,跛行,产茸退化。⑥家禽感染常表现腹泻和虚脱,有的只见产蛋量下降或麻痹症状。

病理变化

①牛*特征性的变化是在绒毛叶上有多数出血点和淡灰色不洁渗出物,并覆有坏死组织。胎膜粗糙、水肿,严重充血或有出血点,并覆有一层脓性纤维蛋白物质。子宫粘膜出现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及脓肿病变。腺胃有淡黄色粘性絮状或块状物。常见有输卵管炎、卵巢炎或乳房炎。公牛精囊中常有出血和坏死病灶,睾丸和副睾肿大,出现脓性和坏死病灶。②羊子宫增大,粘膜充血和水肿,质地松弛,肉阜明显增大、出血,周围被覆黄褐色粘液性物质。公羊睾丸肿大,质地坚硬,副睾可见到脓肿。③猪的病变与牛基本相似。在流产或分娩前死亡较久的胎儿可变为干尸。胎衣上绒毛充血、水肿或伴有小出血点,或被灰棕色渗出物所覆盖。子宫粘膜深层出现特征性粟粒性灰黄色小结节。公猪可见结节性睾丸炎。

诊断和防制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上有流产、胎衣不下及不孕,以及胎衣、胎儿的病理损害等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须通过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有血清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应与弯杆菌病、胎儿毛滴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衣原体病,以及弓形体病相区别。

防制措施

消灭布鲁氏菌病的措施是检疫、隔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培育健康群及免疫接种。自繁自养,定期检疫,检出的带菌畜和病畜须隔离或清除。发现流产,应迅速作出确诊,妥善处理流产母畜及流产物,做好被污染的环境、物品饲料、饮水、工具以及母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毛、皮、乳及乳制品等的消毒。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主动免疫。

人类感染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羊、牛和猪,临床表现多样。急性、亚急性病人出现菌血症,体温呈波状热,寒战,盗汗,全身不适,出现关节炎和睾丸炎,孕妇可发生流产;慢性感染可持续多年。牧场、屠宰场、畜产加工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兽医,为预防职业性感染须做好消毒并接种布鲁氏菌病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