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Syzygtum cumini(L.)Skeels。因果液紫黑似墨水而名乌墨。又称乌口树、墨水树、海南蒲桃。桃金娘科,蒲桃属(该属约60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少数在大洋洲和非洲。中国约74种)。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80厘米。全体无毛。叶对生,革质,宽椭圆形或椭圆形,有透明腺点,长5~12.5厘米,宽3~7厘米,先端钝或骤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近同色;羽状脉,侧脉纤细。复聚伞花序;花白色,无梗;萼管陀螺形,长约5毫米,顶端截平或微齿裂;花瓣圆形,直径2~2.3毫米;雄蕊多数。浆果斜长圆形或橄榄形,长1~2厘米。春季开花,7~8月果熟。产中国福建、广东、广西南部及云南南部。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也有分布。散生于低山丘陵地带疏林中。在中国海南岛火烧迹地与枫香、木棉、厚皮树、红椿等组成次生疏林,在广西西部海拔1200米以下与黄杞、红木荷、枫香、麻栎、栓皮栎、木棉、山槐等组成季雨林。喜光。耐干旱瘠薄,亦耐水湿。树皮厚,抗火性强。木材淡褐色,坚重致密,不翘裂,耐腐朽,易加工,可作船舶、车辆、建筑、**家具用材。树皮可提取栲胶。果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