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浮躁杂议

2024-07-15 127浏览
前段时间,在化学领域权威刊物JACS上看到一篇大作,一位学者前后花了8年时间积累一种含量很低的天然产物,成功鉴定了化学结构,并做了一系列的生物活性试验.试想这位学者要在中国,恐怕已喝了好几年的西北风!看看国内吧,当前的浮躁之风已经入侵年轻一代,很多研究生为了能顺利毕业拿到学位,把本来一篇系统性很强的优秀论文硬要拆分成几篇先后发表,“好处”是:1)对学生来说,不少研究所或高校必须要有2篇以上的SCI才能拿到博士学位;此外,揣上几篇并没什么价值的SCI到一般高校谋份职位,那是相当的有效!2)对导师来说,SCI数量多了在申报基金或奖项方面还可忽悠科技主管部门,特别是省市一级的。这种“双赢”策略已经实践多年,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年轻一代认为做科学研究仅仅是发发论文,再评评奖项!真正的带有兴趣地发现科学真理的研究生似乎变的很稀有了。 我遇到过不少同仁,他们很想在科研方面做出一番成绩,但又不得不面对年终考核,不得不每年要整点论文充数交公,否则不到两年工夫就会断炊。 过分关注SCI,过分关注影响因子,不怎么关注论文本身质量,这种打擦边球现象也愈演愈烈,翻翻本领域的国际期刊就不难看出,国人发表的论文多是note,而系统性强的article则不多,近年国外有些期刊影响因子的持续下滑与我们的“贡献”不无关系。 在自然科学领域,大多是偶然性较强的发现而非创造性很强的发明,某些“年轻帅才”凭着一时的好运,意外地发现了一点东西,就自我拔高,自我炒作,凭着好运带来的论文让他们热衷于评各种奖项,从***到省部级通吃,甚至连地市级奖项也不放过,当然还可破格晋升职称等其它好处。“年轻帅才”们怀揣这些论文奖项在当今中国很管用,能产生可观的连锁效应。 上面提到的种种浮躁怪象与我们的评价体制是密切相关的,在这根指挥棒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短平快的科研项目中去,而长线领域必然地会受到冷落,这种体制对于某些领域来说是致命的伤痛,甚至让少数研究领域已抡到灭绝的边缘。 只有亟待改革与完善当前科技体制,科研大环境才会有和偕发展的可能,科技水平才可能与掘起的大国形象匹配.当然,具体怎么去改革,对于相关领导来说是一个要慎重研究的大课题. 有眼光的领导是一盏航标灯,领导决策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