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战略上的失败:专家去那了?

2024-07-02 72浏览

科研项目是近十来年的热门论题。论文数量排名,科研经费投入总量,科研项目数量,高职称人才总量,获奖数量,各类相应的等级分类,等等数量化指标是被作为科研水平标志的东西。对其批评也好,赞成也罢,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表象,有其自身的演化规律。但是,无疑的,这类指标是被作为战略性胜利(科研水平高)的测度指标来使用的。而且,也被很多科技人员作为自身“成功”的证据。

在高校,研究生培养是与科研经费挂钩的。研究生的毕业是以发表论文来把关的。从而,结论是:以上指标也被用作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战略性目标。

我们要问,上面的指标能够作为科研战略性胜利的测度吗?

从国家、社会的战略需求来说,需要有庞大的各类专家群体。这类专家群体应该是能发挥其专家作用的群体。这应该是科研立项、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战略目标,也是人才使用的基本战略目标。我们很难把这种社会的战略性需求与上面的科技评价指标等价起来。

理所当然的,认为等价的人可以强有力的、引经据典的论证二者即便是不完全相等价,也是完全合理的。而其反对者也可以引用各类论据,或实例来反驳这类论战。这是一种主观上的辨论。无论是那一方,引用的都是主观性的证据(尤其是以引用名家之断言为论据)。双方都很少使用客观性证据。

本文认为,与上面的指标能够作为科研战略性胜利的测度结论相反,近十来年的科研项目在战略上是失败的。也直接表现为研究生培养的失败。

就社会而言,科技评价指标战略体系的失败是客观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专家群体水平低,而其中的少数高水平专家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老百姓能看到的,或是能感觉到的;关键工业技术依赖于引进而缺少自有核心科技支撑是各行业的普遍现状;在科学理论上基本上没有多少成绩;等等。如果使用这类客观性社会表象作为测度,近十来年的科研项目在战略上是失败的。

作为提供专家的研究生培养,如果毕业的研究生并没有、或没能进入相应的科技专家群体队伍而发挥作用,那么在战略上就是研究生培养的失败。

作为面向社会需求的科研项目,如果没有、或没能满足我国社会实际科技需求,那么在战略上也是失败。

这类战略性失败的*为突出的表现是:在面对实际的社会科技需求时,好象是专家不见了?那么,一个问题就突出来了:专家去那了?

看科研立项审请书,专家真多;看科技奖,专家真多;看论文发表,专家真多;。。。。但是,面对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解决问题的专家不见了!

面对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如果把解决问题的程度作为测度来评价,专家队伍也不见了!

科技进步的历史表明:面对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关键的因素是存在能解决问题的专家队伍,并且该专家队伍能*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才是科研战略上胜利的基本指标。

而战术上,面对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如果没能解决是有“惩罚”的话,专家们将力图退避三舍;如果没能解决是理所当然的话,专家们将蜂拥而至。

对于论文、科研经费、科研项目、高职称、获奖、等等不会被惩罚的“科研活动”,专家们的确是蜂拥而至。

相比于指标类科研活动的高收益,选择急需解决的科技难题就是选择了低收益或是“惩罚”收益,这样,专家们就退避三舍而不见了。

因此,在面向社会需求而必须解决的科技问题面前,专家不见了。在面向“科技论文等指标”需求的科技问题面前,专家是真多。

总之,我国近十来年的科技战略失败表现为:专家不见了。在战略性失败的阴影之下,专家个体的战术性失败也就是普遍性的。

结果,如何发现专家成为了一个难题!开始成为一个媒体热议的问题。而某高校保卫处招博士毕业生也就是个缩影而已(用人单位不认为这类博士是某个科技行业的专家,博士毕业生也不认为自身是某个科技行业的专家,真是难得的高度“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