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国
  • 不同的人生(五)——我的科研生涯(之一)

不同的人生(五)——我的科研生涯(之一)

2024-07-02 59浏览

吕乃基

曾经写过 不同的人生系列。近日,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嘱我给他们的研究生讲一次(5月7日15:30,东南大学东南院102),题目我自己定。左思右想,就讲讲“我的科研生涯”吧,也算是“不同的人生”系列中的一篇。

从30多年前也就是1984年发表**篇论文至今,在各种报刊共发表论文118篇,出版专著《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科学与文化的足迹》、《科技知识论》、《吕乃基精华十讲》等7部(含**作者),译著《科学技术对文化的挑战》(**译者),主编《院士思维》**、二卷。成果获中国图书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谈不上出众,仅聊以自慰耳。

从发表的论著来看,我的科研生涯大概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80年代主要沿着研究生论文的轨迹,侧重化学和化学史中的哲学问题,并扩展到科学和科学史中的哲学问题。与此同时,在思想解放激情燃烧的岁月,关注科学发展的文化背景,开设“科学史及其文化背景”,积累资料,以及关注改革开放。

80年代所下的功夫在90年代结出果实,发表了涉及科学技术与文化关系的一系列成果,在学术界有所影响。90年代转向市场经济后,在微观上关注企业文化,宏观上关注中国社会转型。涉及社会转型,那就不仅仅是科学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涉及技术,于是技术,进而产业与科学同样成为我的研究对象。1995年发表的论文“人工自然的进化及其代价”从本体论的视角梳理了技术的发展规律(技术发展的规律——人工自然的角度)。

进入21世纪,结合西方林林总总后现代思潮发表了“论后现代科学”,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论科学发展规律”。技术逐步成为研究的重点,“科技黑箱——技术知识的存在方式”一文成为之后研究的新的出发点。在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关注知识经济,知识成为研究的新领域,进而发现,把知识作为本体研究,可以打通我涉及的各个领域,如“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其中的部分内容和观点被用作2012年全国语文高考题。“三个世界的关系——从本体论的视角看”(参见世界3与世界1的对应关系——学科分类的依据(一)),涉及自然、人类社会,以及知识三大领域。

近年的研究,其一关注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如金融危机、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其二,继续扩展和深化学术研究,发表了“科学技术“双刃剑”辨析”、“技术理性在中国—一种对技术理性的后现代解读”(参见当代中国的产业生态——技术理性的视角(一))、“道与世界3”、“一体两翼——一种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1”等带有总结性的论文,与此同时,学术范围也继续扩展,如“自然:西方文化的源泉”(参见诚信之殇,序)和“大数据与认识论”。除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如《哲学研究》和《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发文外,还涉及医学、音乐和经济等,论文还发表在《化学通报》、《中华中医药学刊》、《艺术百家》等刊物,各个领域之间的交叉,不断拓展新的疆域,孕育出新的课题。其三,马克思的“两条道路”思想成为我重要的学术资源,可以串起各种科学方法(参见马克思“两条道路”的科学方法论意义),反思科学哲学,厘清“普适”与“特色”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争论。

另一项变化是,2009年在百检网开博,至今发表博文819篇,点击213万,好友816人。写博文虽称不上“科研”,却对我的科研有重大影响。其一是科普,把适宜的学术论文搬到百检网上,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其二,博文内容虽不是应有尽有,却也五花八门,远远超出学术论文的范畴。这两项既扩大社会影响,也尽到了社会责任,自以为在总体上传递了正能量。反过来,看管好一亩三分菜地,回报网友的点击与信赖,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其三,网友的互动和评论,从完全意想不到的视角触动我,给我以启发,这种启迪甚至直达学术王国的深处。其四,更接地气,把自己扎根于社会,把枝叶伸展到社会之中,结识了新的朋友。

梁启超在一封家书中写道:

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

博主不才,大胆补充两句:

原有的生命在新生命中延续,并具有了新的意义。

每个人的知识(生命)与他人的知识或拮抗或互补或传承,融汇成人类的知识。

人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

又:从5月8日起,每两周一次,博主将在宁海中学给中学生开设“科学与文化的足迹”,想不到在在退休之后有机会给中学生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