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曾维舟的一面之缘

2024-07-02 28浏览

我与曾维舟的一面之缘

这几天一方面忙着完成手头的工作,另一方面准备上京云游。今天下午与研究会和编辑部的老师协调内刊资料的事宜,意外得到曾维舟去世的消息。

我们在时间中经历太多,以至于不得不以死亡触发记忆......

我与曾维舟称不上熟络,直到今天我才从北京天文馆朱进馆长的微博(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d78d513d9d437a94f999e690c66c0176e43f3122ba1d40209a4870fd33a541b0120a1ac26510d1992906b6776ea1e07baad217240527de8868fc91d9da6c16969df67692b4a9b4018d51da5c14222c327935eeaaa1fe1&p=8460d615d9c246e702be9b7c5b53&newp=8f759a44d1951eef12b4c7710f5192694f08d7267dc8914212d4974cc53b1b0b1e&user=baidu&fm=sc&query=%D4%F8%CE%AC%D6%DB&qid=e87c8f3c0001f875&p1=2)上知悉他的年龄——距他27岁生日还有半年。我现在所能挤出的记忆仅有2009那个夏天的一面之缘,其中有我所认识的曾维舟——一位热情的天文爱好者或业余天文学家。

2007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的努力,联大宣布以2009年为“国际天文年”,以纪念1609年伽利略首次用光学望远镜实施天文观测。

正值国际天文年2009,碰巧又是1919年爱丁顿等人用日全食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90周年,而当年7月22日有一次十分壮观的日全食,全食带覆盖亚洲东部及南太平洋,纵贯中国人口密集的长江流域,中国境内观测条件**。基于这次日全食潜在的科普与文化意义,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微软亚洲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和重庆大学联合发起了“2009国际天文年日全食多路联合直播”公益活动,经前期考察,直播站点分别选定为上海(上海天文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重庆(重庆大学)。

曾维舟在武汉站点(华中师范大学),而我在重庆站点(重庆大学),他在直播组,而我在实验组。他的工作是负责武汉站点的观测数据收集与传输,而我则是负责协调重庆站点多学科联合科普演示实验(涉及动物应激性、地磁场、重力加速度等领域)。

我们虽然在为同一个目标忙碌,却没有任何工作交集,所以整个活动期间,我们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两条世界线*终汇交于8月。日全食活动结束后,我前往国家天文台兴隆基地学习(期间还经历了一次英仙座流星雨与“铱星闪耀”的观测)。14日~16日,我参加了在兴隆基地举办的“2009国际天文年日全食多路联合直播经验交流暨第二届宇宙驿站站长网络科普交流会”,在这次会议上,我结识了曾维舟。

那次会议的细节我已经记不清了,大致是与会代表分享了三个直播站点和各地的观测与科普经历,之后参观了兴隆基地**的216望远镜、LAMOST望远镜(“大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巡天望远镜”,后来被命名为“郭守敬望远镜”)和怀柔基地(在开会之前,我已经在兴隆基地学习了十多天了)。至今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大家在兴隆基地的那个夏夜,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好(包括我这样的游离者,经常阴差阳错地跃迁到天文圈或天文科普圈)围坐在公共天文台的露天平台上,一通胡吹海侃,从“Big Bang”到“Black Hole”,从“费米佯谬”到“人工智能”......几乎到了“不知东方之既白”的地步。也就在这样的“野狐禅”大会中,我终于从曾维舟的谈吐中确认了他的化学背景——这小子玩神秘主义,拒绝泄露任何个人信息。

在我们当时讨论的话题里有个是“金属弹簧在酸环境溶解过程中的弹性势能转移与转化”。曾维舟参与我们一干“物理党”的热议。后来一贯讨厌没完没了的兄弟我粗暴地下了结论:这个问题要跨越微观与宏观的界线,寄希望于给出完全经典的物体图像是行不通滴!——于是乎又有了我记忆深刻一个场景——曾维舟一脸苦笑望着我们,曰:你们欺负我!

......

短暂的聚会结束后,我们互相留了QQ。2010年1月的日环食,我因故错过了去云南大理观测的机会,当时在大理追逐日食的曾维舟还通过QQ向我索取了一份2009年重庆站点的重力加速度监测记录以作参考。

之后我们的交道戛然而止......

很久以后,我才从那些更地道的天文爱好者那儿得知了曾维舟在“业余天文圈”内的“地位”——他活跃在国内各大天文科普平台,热情而积*地推动天文科普。正因为如此,我对这位仅有一面之缘的兄弟充满敬意.

无论在“天文科普圈”如何风生水起,曾维舟仍旧只是一位普通的科普人,他的离去在这个闹哄哄的年月甚至激不起一丝波澜——他的名字写不进天文学史,但我仍然愿意把自己写给开普勒的一句话(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7073-841336.html )送给他:

星空的立法者*终回归亿万星辰,那是众神之王——宙斯赐予英雄们*后的荣耀。

再见

曾维舟.......

PS: 一时有些错乱,乱得不知所云

翻出09年在NAO的合影,曾维舟(二排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