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面对结构性矛盾困局

2024-07-02 23浏览

在过去的20年里,高校忙于扩张,几乎是疲于解决形式上的师资问题,与此同时,也忙于各类科研考核指标体系。突然的,就面对一个问题:师资的结构性矛盾。

照本宣科的师资,读PPT的师资,临阵磨枪的师资,等成为讲台上的大多数。在招聘师资时,几乎是只看其文凭上标出的学科,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他在所获学位的学科上是合格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作为高校教育的骨干科程:公共基础科学课(高数类,物理类,哲学类),专业基础课(XX学)的师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是满足于应付,基本上是了了草草的走过场。

论文考核导向的*终后果是:上述两类合格师资的缺乏。但是,何谓合格?大有主观判断的战略空间。从而,几乎没有几所大学愿意承认自身的上述师资的缺乏。

但是不承认并不等于问题不存在。不承认的后果是从其它方面入手,搞各类其它重大举措,结果是问题类积。累积到很多的专业课教师怀疑自己所教的学生是否学过相应的专业基础课。一问之下,学过,分数还挺高!再问,就更是吃惊,听不懂,公共基础课没学好是一个原因,专业基础课教师没讲好也是一个原因。

换句话说,没有具体的责任者!这是各门相关课程师资力量弱的综合效应。这实际上是高校面对的*普遍性的问题。

新校长一般的是信心十足的认为有办法提高学校的排名,或提升学校的科研(考核)达标水平,或是领导学校创下各类科研业绩,这的确是他们能做到的。但是,无论校长领着一个班子如何努力,如何在上述方面战绩辉煌,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困局:结构性矛盾下的教学质量持续(相对于全球名校)下滑!

虽然我们可以用某某学科在全球的排名进入1%,等来论证该学科达到了高水平,但是,由于此类排名是基于科研(论文)指标体系,与学校该学科的实际教学质量是脱钩的,从而,只能是回避实际困局的一种战略性手段。

教学质量难于评价吗?不是,考核师资的实际教学质量即可!但是,谁敢去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去考核呢?几乎没有那个高校敢的。变通的办法是:大锅饭式的考核。也就是说:在各类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中,形式性的内容很多、很严格,但是就是回避师资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从而,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师资得以使用降低课程本质内容水平搞科普式教学而达到教学质量高的评价。

就算是校长对此类问题明白得很,但是:把这批不合格的师资换下来的话,到那去找合格的师资呢?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特点是要求教师长期的做这方面的研究学习和进行讲课实践。如果他们这样做了,论文及科研业绩上几乎是白丁。20多年来的对此类白丁类人物的打压已经是效果显著了:结构性矛盾的日益深化和广泛化。

好象是,没有那个高校关心此类问题,大家还是高喊: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效果上是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而实现形式主义的教学质量大为提高。

实践检验的标准被各类指标体系的形式主义标准所取代。

在新的一轮高校换帅后,这个矛盾有人去解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