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的状元

2024-07-02 72浏览

*近几天准备下半年纪念高中毕业50周年活动资料,在观看去年1964届同学毕业50周年纪念活动的视频光盘时,历史老师刘诗渊先生发言中提到一个重要史实:我们永阳中学**届(1963年)高考出了一位当年江西省文科状元曾宪水同学。刘诗渊老师1961年大学毕业就到永阳中学任教,目睹了年轻高中母校的发展。他说,作为一个农村中学的**届高中毕业生高考就出了一位省文科状元应该很是了不起,而且当时整个社会(至少是我们那儿)以非常淡定心态对待“状元”,以至于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才知晓。而且在母校永阳中学的介绍中居然没有看到这个本可以用来大事渲染的“高考战果”,只是用“高考升学率一直名列吉安地区(现在的吉安市)前列,被誉为‘高考红旗’中学,成为全地区为数不多的重点中学之一”一句话简单介绍。

我们1965届同学是学校第三届高中毕业生,当年从来没有看到学校对文科状元曾宪水同学的任何宣传。刚才打电话问我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文科专业的同班同学王笃达先生是否知道此事,他说不清楚。这次看完视频后,我特地打电话向63届同学核实,他们回答确有其事。曾先水同学当年并没有进入当下那些文科状元们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当年清华大学以工科为主,自然不会有文科专业(1952年院系调整,将清华大学的文科和理科专业都调整到北京大学)。那么为什么一个省文科状元没有录取到北京大学呢?这是因为当年我们是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填报志愿。当年高考结束后同学们都回到农村家里帮父母们干农活,大学录取通知书也是各自到所在地邮局领取,所以大家并不清楚高考的具体分数。后来发现在我们的档案中也没有保存这份人生中珍贵资料(学校档案人员告诉的,有人分析可能在文革的乱世中丢失)。显然,作为一个农村中学的**届高中毕业生,当时的学校领导和同学们都不敢奢望能出全省文科状元,所以自然不敢填报我国文科大学的龙头老大-北京大学(那时高考志愿主要由学校领导出主意)。如果像现在如此炒作高考状元,而且在高考成绩出来后填报志愿,状元郎曾宪水同学肯定稳进北京大学的**专业。当年曾宪水同学被**志愿的北京师范大学录取,我想北师大算是不经意中检到了一个省文科状元。世道真是变了,我想当下的北京师范大学要能招到一个省文科状元估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学校首届高考出了一个省文科状元*大地鼓舞了学校领导。因此,在第二年1964届学校领导果断决定让这一届一位初中和高中六年成绩年年名列年级**名的女生,用现在的话叫“学霸”的理工科学生CHR同学报考清华大学。CHR同学自然不辜众望,名至实归,没有辜负学校领导的厚望,如愿以偿被清华大学电机系(现在的自动化系)录取,据说她是当年吉安地区两个清华大学学生之一。CHR同学1970年(当年1969与1970两届学生同时分配)大学毕业后留在清华大学当老师,*后在教授岗位上退休。

我们永阳中学文革前三届学生(1963、1964和1965)总共考上北京的八个大学学生合计15人,除了一人上军事测绘专业外,其余14人均为当年的重点大学。其中1963届为北京师范大学(即曾宪水同学)与北京地质学院(我的师兄杨庆锦同学)各一位;1964届为清华大学(即CHR同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各一位。我们1965届一下增加到11位,包括清华大学的ZHM同学,他与64届CHR同学同在电机系,也有一位北京师范大学同学,看来我们高中母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很有感情。我们在北京上大学的永阳中学三届校友12人(杨庆锦同学召集,有三个同学缺席)曾经于1967年在海淀区五道口照相馆一起合影留念,怀念高中母校老师的教诲。当时曾先水同学也没有说过他是1963届江西省文科状元(我们也没有问及此事)。当然,从他身上更没有看出什么“过人”之处。曾宪水同学1968年下半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南昌铁路局子弟学校教书,遗憾的是他大概60岁刚出头就因病英年早逝。此外,1963届一位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同学告诉我,他当年学习成绩很好,高考成绩也不错,可能达到清华大学的录取线。但是他当年重点大学的**志愿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二志愿为清华大学,并如愿以偿被**志愿录取。当年他被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些**国防科技专业吸引,并不崇拜清华大学。从这位同学身上可见当年的学生真正以自己的专业兴趣作为首要目标,并不盲目崇拜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

联想到近些年我国社会对状元们的疯狂热炒,我百思不得其解。52年前我们母校默默无闻的省文科状元郎与当下那种吵的震天响的各级(小到县级,大到省级)状元们和一些大学的表现,形成鲜明对照。我不太明白,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这两所在中国“鹤立鸡群”的大学为什么要那样“放下身段”抢状元。其实,两所大学大可不必如此“做作”,多数状元们自然会投入他们的“怀抱”。因为数十年来,国家资源大幅度向他们倾斜,让他们的师资与教学科研平台条件无人能比。因此,他们大可以高姿态,让全国的“状元们” 顺其自然的做出选择。况且两所学校之间中国式的“状元”数量似乎并不大影响它们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位置。

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些报道,有人调研过我国历史上状元郎的表现指出,状元郎们并没有在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长河中留下值得歌颂的印迹。同样现代的状元郎(妹)们似乎也没有产生过什么惊世骇俗科学成果,“为祖国争光”。究其原因其实比较简单,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状元郎(妹)们只是他们一次高考结果表现,难道状元们比第二、三,,,甚至第几十名考生们水平高多少。基于这个事实,曾经有人提出过所谓“第十名现象”,那也是一些“教育家们”绞尽脑汁“憋”出来的观点,也很牵强附会。从小看到大的“超人”只是*个别,没有普遍指导意义。还是让“状元们”顺其自然选择自己的未来,这只是他(她)们人生若干重要选择之一,虽然重要,但不**。

2015年7月3日提交

相关专题:北大清华招生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