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的是是非非

2024-07-02 35浏览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核心期刊这个名号就悄悄进入到学术领域。而且不同的单位也都有自己的略显不同的这类核心期刊的名单。当然,在这些不同的名单中,有一些是共同的,但也有一定的差异。

记得开始时,还有所谓一类核心期刊的说法,可是,似乎也从来没见过二类、三类的核心期刊的名目。在人们的心目中,都到了二类或者三类了,还能算得上核心吗?反正后来再也没听说过核心期刊分类的事了,只有核心与非核心之分了。

*初,是办期刊的希望自己的期刊进入这个核心的行列。可是这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再后来,是论文的写作者们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在这类期刊上发表。这就造成了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作者把自己认为质量高的论文投向核心期刊,而那些没有进入核心期刊的期刊,就成了作者们积累论文量的场地。没有投中核心期刊的论文,退而求其次,投向了非核心期刊,虽然觉得没有进入较高的档次,但在统计当年论文写作的数量时,也能权当充数。

有些比较优秀的论文,由于种种原因,比如没有核心期刊的熟人、人脉,所以不为人所赏识,或者人家要一笔版面费,而自己又囊中羞涩,出不起,所以只好放弃。这样一些论文只好投向非核心期刊,至少我把东西发出来了,是不是有人识货就不是我的事了。记得有一年,大约是在2003年底2004年初,中国社科院评选当年的优秀论文,只是不知道是某个所内的评选,还是全院的评选。*后,当选为**名的论文,是发表在**非核心期刊的宁波师院学报上的。我听到这个消息,感觉社科院不愧是社科院,能不为这些虚假的所谓核心期刊的名头所动,还是很有点气魄的。

本来,你的论文是不是优秀,你的研究成果是不是高水平,与在什么地方发表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可是现在,这个所谓核心期刊的发表,又确确实实跟钱有着密切的联系。你要在核心期刊上发文章,要不有人,要不有钱,两者都没有,那你就什么都不是。这个学术界成了什么了?成了大卖场?成了交易所?反正什么都像,就是不像学术界。

为什么对论文水平的衡量要用是不是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来判断?没有人能给出合理的解释。我听到的一种解释就是,这种评判的方式是成本较低的。对于一篇论文,看它是否优秀,是否水平高,是需要相关人士来进行评审的。而这种评审,既然需要时间成本,也需要资金成本。因为你得给人评审费。这样一看,判断论文质量高低的成本就有点高,这是一些管理人士所不愿意的。而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标准,就简单的多了。先看你发表了多少论文,再看这些论文都发表在哪些期刊上,再看这些期刊中有哪些是核心期刊。当然,核心期刊实际上还是有分类的。如果发表在社科院哲学所办的类似《哲学研究》上的论文,就可能比发表在《北大学报》上的论文档次要高一些,那么论文的水平自然也会被认为要高一些。这就是低成本的做法。

这种做法科学吗?从那种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运用来说,这种做法似乎没什么不科学的。你看,我的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从现实的实际出发,我的指标体系的运作也是完全合乎这个指标体系的逻辑的。而*后产生的结果也能得到多数人的认可。这里怎么会不科学呢?其实,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这套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建立的基础是什么,是科学的吗?把论文的质量与水平,跟发表的场所挂在一起,人为的构造一种表面的因果关系,这跟科学有什么关联?至少在实证科学看来,因果关系是通过大量的观察与统计,才能初步地建立起来。而现行的这套指标体系,恰恰就缺少这样的实践环节,只是凭借设计者的想当然,哪来的科学可言?

在很多情况下,成本问题当然需要考虑,但是不能以减少成本为借口,用不科学的方法来做本来应该既科学又严谨的事情。这就是本末倒置。

期刊本身也有优劣之分,但期刊之优,并不在于发表了多少高档的文章,而在于它所发表的文章,是否站得住脚。比如,*少的剽窃抄袭之作,当然*后是完全杜绝,但有时候这种**做不到,但尽可能地少是可能做到的。至少不能为虎作伥吧。再有,论文的编辑是有较高水平的。编辑出版那一套是拿得出手的。谁也不能保证每一篇论文都是得诺贝尔奖水平的。但是让每一篇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都没有硬伤,都不是人情关系之作,不是金钱买版面之作,这并不是难以做到的。

两三个世纪之前,那时没有期刊,科学界是通过通信来传播论文的。这种做法虽然看上去效率很低,但至少很少有滥竽充数之作。现在传播发达了,效率提高了,但是起哄架秧子的也多了。在如此发达高效的时代,稍微用点功夫,稍微花费一点必要的时间成本,如果能提高论文的质量与水平,就真有那么难吗?

再有,我们干吗总要评审什么优秀论文?论文是否优秀,是本专业领域里的事,看看它有没有突破,有没有创新,别的都有那么重要吗?论文的作者绝大多数并不是奔着被评为优秀论文而写作的,所以这种评审至少应该慎之又慎,应当宁缺毋滥,没有必要把大把宝贵的时间用到这些无用功上。这也会大大降低那些多余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