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与社会阶层固化

2024-07-02 109浏览

央视制作的纪录片《高考》提出了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的问题。不过,从这个问题上,进一步引申出来的是,如何避免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如果避免底层百姓的子女在上升的过程中被阻塞的问题。

文革前,据说,从农村中和城市贫困家庭中考上大学的人数还是不少的。那时的总的比例没有看到具体的数字,但至少在恢复高考之后的*初几年,这种情况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乐观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情况却出现了不太妙的变化。特别是在高等学校开始收费之后,这个问题几乎是越来越严重。大量农村及城市贫困家庭的子女无力考上更好的高校,而且他们在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也不像城市中及比较富裕的家庭子女那样,能够接受更多课外的各类教育与培训。虽然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不是很靠谱,但现实中,贫困家庭的孩子在起跑的时候,确实要慢了几步。

于是人们就把对孩子更大的期望都集中在现实社会中看上去几乎是**公正的高考上面。高考的分数越高,进入优质高校的几率也就越高。人们几乎是以一种拼命的状态与心理来对待孩子高考前的各项学习与准备。这种状态几乎已经是畸形的了,但又寄托着穷人家庭的希望,又几乎是很难改变的。我们说了那么多年的素质教育,来批评应试教育,但如果不解决穷人家的孩子头顶上那块无形的玻璃天花板,那么说什么都没有什么用处。有钱人有有钱人的路子,有权人有有权人的路子,不过,这个权其实是在向资本的方向转变,有钱人用钱给孩子的教育投资,有权人用权力置换成资本向孩子的教育投资。而无钱又无权的普通人则什么也没有。

不客气地说,这块玻璃天花板的形成还是在今天市场环境下,由资本等因素来促成的。把对孩子的教育当成一种投资,投资越多,可期待的回报就越大。这种状态不可避免地造成社会阶层人才升降流动的固化,虽然这种固化看上去只是相对的。但这样的趋势在目前并没有看到有多少重大的改变可能。虽然,一些优质高校在招收农村家庭子女的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看来还远远不够。农村及贫困家庭的孩子进入优质高校的人数略有增长,但总体比例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如果这样的情况照现在这个样子维系下去,那么作为应试教育就肯定会继续存在下去。谁都没有办法从中拔出来,永远都会陷在其中。即使拔不出来可是又无力改变现在的状态,这碗花苦是苦,可是还治不了病,顶多缓解一些症状,这才是*要命的。

问题的现象表现在应试教育上,但解决问题的根本却不可能只从应试教育上来下手。国家已经看到了问题的存在,也不是不想解决。但解决的根本还是要看政府对于教育有着怎样的观念,对于整个社会的构建有着怎样的观念。封建时代还有个科举帮助底层人士留出一条上升的通道,尽管这条通道并没有多宽,但毕竟还有那么一条。今天我们至少应该开拓更多更宽的通道,至少不能让原有的通道更为狭窄,甚至完全堵死吧。

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对于基础教育有了更为明确的思路,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这个方向应该肯定。但在对于高等教育上,现在似乎还没看到更为有效的思路与办法。绿色通道、助学贷款都像是在治标不治本。能不能对于那些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的穷孩子完全免除任何学费,同时提供生活费,或者类似发达国家那种较高数额的奖学金制度?各个优质高校必须提供一定数量的这类奖学金,必须保障有一定比例的穷孩子能够得到这笔奖学金。即使有个别的获奖者在学业标准上可能略有差距,但也一定要保证足够的人数能够得到这笔奖学金。如果可能的话,还应该逐渐扩大获奖者的人数比例。

为了缓解应试教育的压力,在初高中基础教育阶段,对于学生开展更多的课外领域的知识与能力的培训,而高校在录取时,也可在高考成绩的基础上,考核候选学生的这些能力。这样做有一定的难度,会增加相应的成本,但是为了我们培养更优秀人才,提高社会各阶层人才流动的合理而健康的制度品质,这样的成本是必须要付出的。

中国人口众多,民间素有藏龙卧虎之说。如果我们的选拔人才的通路被不合理的制度所堵塞,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而且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原有的那样一种社会人才固化的形态也是*不公平的。教育的目标不是只为了培养工具人才,更是为了个人本身的发展与提升。社会阶层的固化会带来很多问题,甚至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稳定。所以这样的问题必须解决,而且越快越好,越彻底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