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国
  • 三问“第四次工业革命”之三:欧洲已死,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前?

三问“第四次工业革命”之三:欧洲已死,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前?

2024-07-02 103浏览

吕乃基

数年前,“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始出现在媒体报端。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由世界经济论坛(WEF)出版。博主粗略扫描了网上的信息,产生以下疑惑,求教于“百检网”各位大咖。

一、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事实、噱头,还是另有所图?

二、 是“*后一次工业革命”?如果是,下一次会是“农业(生物)”、“原力”,还是“会聚技术”革命?

三、 欧洲已死,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前夕?

相对来说,前两个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第三个问题较为特殊,所以先从第三问开始,试图由特殊推向一般。

网上看到这样一篇奇文。

欧洲已死,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前夕

达沃斯论坛又开了,据说这次的主要议题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但在我看来,此议题选在欧洲开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如果说有那个地方是绝逼不可能**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我**先投欧洲一票。当前全世界**大工业国是哪个?是美国吗?是德国吗?是日本吗?是俄罗斯吗?不,不用到处找了,答案是你脚下站着的这个国家,中国。

我知道,国内很多人对欧洲,或者说德国制造崇拜得五体投地,一会说百年传承,一会说精密无比,我也承认在目前某些领域那些经过长时间积累的欧洲产品确实比我们要好用不少,但如果只看到这些,那么,我只能说,那些盲目崇拜的国人连工业化*本质的东西都没搞懂。工业化是什么?本质上,工业化是用机器造机器,那问题来了,那些制造机器的机器,是谁来设计的?又是谁来建造的?甚至*终是谁来操作的?

大历史的尺度

当你以一个更大的时间尺度,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的时间去看待整个工业化时代,你就会明白,决定一个工业化社会未来的*终还是人,是工业化人口。不管是在美苏,还是德日,或者任何的工业社会里,工业人口数量不仅直接决定了工业经济的规模,也和工业体系的复杂程度,或者说先进程度。因为现代工业的发展趋势是分工越来越细,产品越来越复杂,基本配件越来越多。要保证工业的正常运转,把工艺锁在图书馆里,指望用到的时候再去查是不行的。就算查到了还有个熟能生巧的问题,更不可能有进步——没有人能基于不懂的知识进行二次开发。

所以在工业的核心部分里,平均每个基本配件要至少对应一个专职人员来储备并改进生产工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核心产业所占用的工业人口和工业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基本配件数量在同比例增长。但是核心产业并不能自己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还需要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行政、军事、社会保障等第三产业,以及采矿、农业等初级产业部门的劳动力来配合。这些人配齐了,整个工业体系才能顺畅地运转,同时每个社会成员才能拥有相对轻松而丰富的生活。再加上这些劳动力抚养的子女和老人,大致可以估算出一个独立工业体系所需的人口大约是基本配件数量的10倍,*少也不能少于5倍。

19世纪中后期,工业体系只有蒸汽机这一种动力,当时*复杂的工业品无非是铁甲舰,一条铁甲舰有几十万种零部件,所以当时的一个工业国需要近百万人来满足核心产业,*小的工业国比利时也有400万人口。

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增加了电器和化工两个大门类,工业体系的基本零部件种类也随之翻了几倍,已经要近千万核心产业劳动力才能维持工业体系完整了。此时列强中已经不再包括比利时之流,人口*少的法国是4000万人,而且法国的工业体系也不完备,被6000多万人的德国打上门来就必须在英美的支持下打**次世界大战。

到“二战”期间,基本部件增加到几百万种,对应的是6500万人的德国可以发动战争,法国则在开战后一个月出局。但德国也必须放弃研制生产诸如战略轰炸机、航空母舰和原子弹这样的超级武器,人口规模差不多的日本能造航母却造不出像样的坦克。海上地面两边都行的只有人口上亿的美国一家。苏联在海军技术上缺乏储备,不过造坦克、大炮、火箭炮总能压德国一头。

等到世界进入核时代,一套完整工业体系需要由上千万种工业基本配件构成,这决定了只有人口上亿的工业国,也就是美苏才有资格成为世界一级,其他工业国只能做附庸。这段时间尽管英法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战略核武器,但也只能面对江河日下的命运。

到了冷战中后期,工业配件数量进一步增加到3000万种以上,美苏各2亿左右的人口被各种工业部门完全占满,很难再往更复杂的工业社会发展了。但是美苏双方都绝不甘心维持这种两*世界的局面,都希望继续扩大工业力量,研制更多的新式武器,拉长产业链,继续提高自己的工业复杂程度,在技术上压倒对方,即把更多的工业人口纳入自己的冷战对抗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把民用产业向国外转移,同时用金融手段继续占有这些工厂的产品,养活本土人口,集中力量和苏联搞军备竞赛。这相当于在不引进移民、不增加农业和社会福利压力的前提下,增加了本国工业人口。通过这种方式,日本、德国还有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都为美国贡献了冷战所需的工业劳动力,增加了美国一方的工业复杂度,促进了美国的高技术升级。

而苏联一方的人口只有自己的两亿多加上东欧几千万,要和美国控制下的全球体系竞争,只能延续二战前那种更适合于进行战备的科技产业体系,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在应用技术方面获得高效率,从而使自己的工业体系丧失了自我升级的能力。另一方面,人口缺乏也使苏联不得不把有数的人口都集中到军事工业和重工业上,到苏联解体的时候,苏联总人口只有2.8亿,却有7000万产业工人,平均4个苏联人就有1个产业工人,其中绝大多数都在军事和重工业部门。这直接导致了苏联民用工业的长期萎缩,*终崩溃。

江河日下的帝国们

从上面的角度来看,欧洲*终走向一体化进程不是因为欧盟想,而是如果不统合欧洲这二十几个国家的工业人口和制造能力形成一个数亿人口规模的实体,欧洲根本撑不下去。但按照目前欧盟的出生率和人口规模,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就是它的*限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整个产业链条复杂程度的要求和产业工人数目的要求,都是欧盟承担不起的。

不信?看代表一个国家高端工业体系的战斗机,目前能够达到第四代战斗机标准的只有两个国家,中国,美国。俄国那个由Su27拍扁而成的T50不算。欧洲呢,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立承担得起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发,三带半的台风战机,是整个欧洲的力量加起来所能达到的顶峰了,第四代战斗机F35,只能是联合美国一起开发。但是即使是欧美联合上一堆傀儡国家例如日韩,整个开发过程都已疲态尽显。

F-35的开发过程遇到一大堆问题,其中一个非常大的障碍是飞控软件的设计,现代飞机几乎就是一个飞行电脑,几乎一切功能都要通过计算机软硬件完成。“摩尔定律”不单止对硬件适用,对软件技术发展一样适用,因为芯片的容量差不多每18~24个月会增加一倍,带来的运算能力也会支持软件的大小跟着增加一倍。2002年服役的F-22的机载计算机软件包括400万行源代码,眼下刚刚投入试生产的F-35的软件则有1900万行,虽然略低于每年翻番,不过大体符合这个规律

软件是人写出来的,当初编写F-22的软件时美国人还使用了专门军用的Ada**语言,可是源代码翻了几倍之后,就再也凑不出那么多懂Ada的程序员了,只好改为民用的C语言,不过连C语言的军方程序员都凑不出那么多,战斗机的软件又不能随便外包出去,F-35的软件开发进度只好一拖再拖,成本也随着人吃马喂节节攀升。

当初美国人提出研发这种轻型四代战机是因为F-22价格过于昂贵,需要一种廉价飞机弥补其数量不足。在当时的计划中,这种战机的各项性能差不多相当于F-22的一半,造价只有其1/3。不过到现在,F-35还没正式大批量生产,造价就已经快超过了F-22。

集美欧之力,造一款第四代战机尚且举步维艰,你还觉得欧盟能独力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几率有多大?

工业革命是一个由量变积累到质变的过程。每次工业革命之后,新的技术手段会让制造精度大幅度提高。一旦机器的精度提高,接下来带来的变化就是可以制造更复杂产品的机器。而越是复杂的产品,包含的零件也就越多,这些零件都需要有人制造出来,所以一个工业体系有多少种零件基本上就需要多少工人、技术人员掌握制造工艺。

说到底,一个国家要维持工业体系持续升级,必须要有足够的工业人口。每当一种更复杂的机器出现,只有能招募到足够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产业升级才能进行下去。

在一次又一次产业升级中只有人口足够多的国家才能甩掉所有对手。

反之,如果产业链已经拉长到把人口基数用光了,那就只能拆旧的补新的。每个国家都会把用来保命的军事工业留在手里,拆出去的工业**是能赚钱,能滚动发展的民用工业,等民用工业拆得差不多了,机床、工业设备制造行业也会追着民用工业这个大客户而去,只留下军事工业。虽然军事工业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高的技术水平,但军工造出的枪炮都不能再用来造别的机器,一旦本国没有了民用工业,军事工业也不能把军用先进技术转移到其他产业。再也没办法实现用机器造机器,用老式机器造更先进的机器这种工业化循环。只要别人的工业化循环一运转起来,积累出新一代技术,那些昔日的帝国很快就什么也不是了。

在可预见的将来的将来,整个欧洲会像一个多米诺骨牌阵,一个又一个国家倒下,从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这些猪国,再到英法,*后是德国。如果说有什么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客观历史规律,这就是。

后记

如果很快有第四代工业革命,那么我个人猜想很有可能会是以核聚变,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这三大标志性事物宣告一个时代的来临。而其中*基础的一定是对于能源来源方式的革命。在聚变能这个领域,目前能够确定拥有集反场箍缩磁约束,超导托卡马克,非超导托卡马克这三种装置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另一个,可能是美国。

至于欧洲,欧洲建造的巨型强子对撞机里面的核心部件,你猜是made in 哪个国家?

http://news.hexun.com/2016-01-21/181946012.html

文章把工业革命经一系列推理*终与人口联系起来,工业革命每一次升级都要求有更多的人口支撑。产业链不是一条或细长或短粗的线,而是如同一棵倒长的树,如同金字塔,塔越高,塔基必然越宽大。这一观点耐人寻味。

遗憾的是,文章虽然涉及全球化,但还是执拗于一国或一个地区。“后记”中的*后一句话本意是要强调中国产业的高度和宽度,实际上却正说明了产业,乃至任何科技发展的全球化。全球化时代,产业链遍布全球。欧洲,需要每个零件都自己来做吗?哪怕是“核心部件”,也可以交给或外包给中国来做,中国尚且以此为荣,求之不得。印度又承包了美国多少软件业务?一带一路,一开始是想一厢情愿输出过剩产能,如今看来是想清楚了,中国主动邀请德国、法国等高端技术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在全球产业链中,各国不是在做同一样事情,而是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禀赋参与其中,承担其中一个或数个环节。第四次工业革命可以看作是产业进一步向高端提升,中低端因而也会有更大的空间和需求;由此可见,德国工业4.0,难道仅仅是德国的事情?中德双方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有关工业4.0合作的内容就有4条。

这就意味着,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会只是由一个国家完成,一定会在全球层面展开;

意味着本来已经全球化运作的跨国公司,有可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发挥****的作用;

同时也意味着,第四次工业革命,至少在其兴起之时,中国为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禀赋,在相当程度上可能是起“支撑”作用而不是主导,是金字塔的基座而不是塔尖,需要经历由下而上逐步提升的过程。现在是2016年,中国制造2025为此明智地留出了时间区间(顺便说,英国是“工业2050战略”,貌似留的时间更多)。中国已经具有全球运作能力的企业如华为、海尔等,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中国产业水平提升两方面赋予重任。至于美国,是否会外包其军工业,障碍并不在产业和经济层面,我们已经看到了猎鹰9号火箭。障碍在制度和意识形态。WTO,进而TPP或许有望克服这样的障碍。

再说,看看3D打印,零部件只会线性增长越来越多?随着硬件软件化和软件硬件化的螺旋式推进,产业链金字塔的基座一定越来越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