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巩华城

2024-07-02 124浏览

前几天去昌平区的沙河镇开会,住在了阔别近30年的原工作单位,一大早把附近的朝宗桥和巩华城浏览了一番,然后故意挑出几张好像自然地貌、不易识别的照片,放在百检网上,这就是前一篇博文《猜猜这些是什么“地貌”?》的由来。

巩华城位于北京北郊昌平区沙河镇,距德胜门24km。此处的沙河有南北两条分支,它们在巩华城的东侧(下游)汇合后向东南方向流入温榆河,再向东南进入潮白河。冷兵器时代,大的河流是城市的天然屏障,因此沙河的地理位置显得十分重要。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立刻在此建了一座行宫。不承想仅仅15年后(1436年),这个行宫就被大水冲毁。又过了约100年,为了嘉靖皇帝去十三陵谒陵或外出巡视,礼部尚书严嵩等奏请在原行宫遗址上重新兴建新的行宫。行宫用高10米的城墙围住,东西南北建了四座城门,占地约100万平米。

1538年这个行宫正式建成,称巩华城,城的南门为“扶京门”,北侧为“展思门”,东门名为“镇辽门”,西门名为“威漠门”。4个城门的寓意*为明了:南护京师、北卫陵墓,威镇东、西少数民族。每个城门都附有独立的瓮城。

看有关资料,闯王李自成攻打北京时,巩华城是起义军的临时指挥部。这使我想到了另一段故事:1949年解放军围困北京时,在北京周围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特别是组织了很多民工准备用来架云梯、抬担架和运粮草。这些民工的工作非常危险,是随时会掉脑袋的工作,并且需要有力气。因此在围城期间的待遇相当好,天天有肉吃。

故事的关键是这帮民工的成份。当时北京的周边已经是人民专政,苦大仇深的贫农和雇农们可不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架云梯或抬担架。于是农民政府把所有有些力气的地主富农们集中起来充当民工。因此,当时的民工中地主富农的比例很高。北京北部准备攻城的民工集结地也是沙河,并且很可能就在巩华城。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北京和平解放了,这些民工大吃了若干天后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地从沙河返回了原籍。这段历史可是当事人亲自讲述的。

巩华城在清朝时基本被废弃,民国至新中国期间一直处于被遗弃和被破坏的状态中,主要城墙被彻底拆除,4个瓮城均被占用并遭受严重损毁,甚至还住进了百姓。直到2014年,有关方面才决定重新修建巩华城(http://bjrb.bjd.com.cn/html/2014-05/08/content_177134.htm),百姓开始迁出。以上就是简短的巩华城历史,有兴趣的博友可以上网查阅更多的资料。

目前拆迁修复工作已经进行了近两年,4个瓮城尽是建筑垃圾。我发的照片来自东边的镇辽门,瓮城的城墙大部分被破坏,城砖早就成了百姓的建筑材料,或者进了收藏人士的宝屋。残存的城墙经过这些年的风吹雨淋,竟与自然形成的风蚀地貌*为相似,所以挖了一个坑,故意放上几张与自然地貌相像的局部的照片。令我比较惊奇的是余国志、辛晓十、林建荣、李兆良和徐晓等几位博友很快就猜出了是人工地貌。李兆良老师甚至给出了分析过程,看出了人工夯土和风蚀等现象。

以下请看补充的照片和说明。

图1 2009年的巩华城

图2 2009年的巩华城东门——镇辽门,瓮城中有百姓的住房

图3 2015年拆迁后的巩华城

图4 2015年拆迁后的镇辽门

图5 镇辽门现在的样子,从西北向东南方向看。网站限制,无法给出高清的大照片。

图6 镇辽门瓮城的西门

图7 西门上向南东方向看

图8 瓮城南门——可见到很好的城墙结构,外围是砖,里面是夯土。

图9 西门与城墙的结合部位,注意墙角处的树根。

图10 城墙*上层用白灰和砂石混合的“盖层”,与自然界钙质胶结的砾岩几乎完全一样,正是这层坚硬结实的“砾岩”保护了下面的夯土。

图11 再看到这张图,就不会猜错了。

图12 北沙河的朝宗桥,数百年历史了,载重大卡车仍然安然无恙地快速行驶。

图13 现在的北京地质调查院,我参加工作时称为北京地质调查所。

图14 原来的宿舍和内部招待所被改造成了快捷酒店。

图15 从前的职工食堂,现在成了健身中心。

=====================================================================

新建立了“地科苑”公众号,不定期发布本人原创的地学相关科普图文,感兴趣者可加关注(微信号:ig_cags)

相关专题: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