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国
  • 一百年前的“最强大脑”,他拒绝拿诺贝尔奖,32岁的时候神秘失踪

一百年前的“最强大脑”,他拒绝拿诺贝尔奖,32岁的时候神秘失踪

2024-07-02 46浏览

他已经死了

却还活着

有人说,他是现实版的“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的**思想实验,是把微观领域的量子行为扩展到宏观世界的推演。随着量子物理学的发展,薛定谔的猫还延伸出了平行宇宙等物理问题和哲学争议。

关于他,坊间有着无数的传言

他被间谍抓去开发核弹,他被黑手党绑架了

他逃到了南美的深山老林里,当起了“山顶猿人”,据说那边有个流浪汉,开平方只用心算

当然,也有很多人说,他已经自杀了

说起来,科学家也是人,也有一些想不开奔向死神的

比如气象预报的创始人罗伯特·菲茨罗伊,因为同事说他的预报不准而郁郁寡欢,一气之下就走了

再比如**的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玻尔兹曼,多年的孤军奋战让他苦不堪言,选择了自杀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

然而,却没有谁像他这样

死了都还玩性大发,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扑朔迷离、模糊不清的传说

恩里科·费米(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说

“科学家分好几种,二流、三流的科学家尽他们*大努力仍行而不远,**的科学家却总能有推送科学进步的重要发现。他们都是天才,比如伽利略和牛顿,当然,还有马约拉纳。”

埃托雷·马约拉纳(Ettore Majorana)

他一生没有找过女朋友,据说是因为觉得自己丑

埃托雷·马约拉纳(Ettore Majorana),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物理学怪才

如果他还在世,应该也可以拿到炸药奖

马约拉纳出生在上世纪初期的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卡塔尼亚

在他出生的前一年,1905年,爱因斯坦一口气发表了五篇惊世骇俗的论文

这些论文奠定了狭义相对论的基础,开拓了物理学的新时代

那是个物理学焕发新机、蓬勃发展的时代

泡利、海森堡、费米、狄拉克…这些物理学界的大师级人物都聚集在那个时期

泡利小公举(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

马约拉纳的父亲是个商人,按理说,他应该接替父亲的事业,下海从商

可他却有个奇怪的物理学家叔叔季里诺·马约拉纳

他的叔叔有着一种奇怪的执着

叔叔总是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胡说八道,*力证明着相对论是错误的,可自己的实验结果又永远证明爱因斯坦是正确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在叔叔的影响下,马约拉纳一点儿也不喜欢商业,却对自然科学有着很大的兴趣

17岁的时候,他进入了罗马大学学习工程学

可在工程学院的马约拉纳似乎并不开心

他有着出色的计算与分析能力,却天生性格飘忽,根本不适应工程学院的务实

埃托雷·马约拉纳(Ettore Majorana)

1928年,在工程学院待不下去了的马约拉纳在好友赛格雷(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建议下转攻物理

在赛格雷的引荐下,马约拉纳进入了由恩里科·费米主持的罗马大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所里有一大帮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当时的研究所位于罗马的Via Panisperna街道上,这群年轻人因此被人们称为“Via Panisperna boys”

1934年的“Via Panisperna boys”

从左到右依次为:达戈斯蒂诺、 塞格雷、 阿玛尔迪、 拉赛蒂和费米

研究所本来的研究方向是原子核物理方向

费米接手后逐渐将研究方向改成了近代物理,主攻当时流行的各种理论

而这群物理学家,被当时的人们评价为“继伽利略后意大利*伟大的一群物理学家”

和这群天资**的年轻人一起工作,马约拉纳觉得轻松多了

他超级的分析与计算能力****,给了同事们很多的帮助

虽然他总是喜欢“单打独斗”,显得有些孤僻,可他对整个研究所的帮助不可估量

很多时候,一项实验完成以后,同事们将结果拿给马约拉纳

他就能马上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计算,然后给出理论上的解释

马约拉纳的计算与分析能力能强到什么地步呢

有这样一个坊间传说,费米与他曾有过一场计算能力的PK,费米用纸笔尺,而马约拉纳不借助任何工具,只用心算,结果是平局

费米的计算能力强到什么程度呢?

奥本海默爆炸原子弹的时候,费米站在很远的地方,手里拿着一张纸撕成的碎片,当原子弹的冲击波过来的时候,他把纸片一扔,根据纸片被卷走的高度、速度和距离等计算释放的能量值,冲击波走了,他就算出来了,并且结果与精密仪器测试的结果不相上下

恩里科·费米

然而,马约拉纳却有一个让费米又头疼又无奈的习惯

马约拉纳似乎对于发表研究成果有着天生的消*态度

他的计算与分析结果往往稍加补充与完善就能发表

可他却从不在意,这些分析与结论经常被他写在随手抓来的烟盒背面、餐巾纸上

而在一番高谈阔论之后,他就将这些纸片随手一揉,扔进垃圾桶

*让费米感到痛心疾首的是,马约拉纳怎么都不愿意发表他关于中子的研究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可是其实中子是在1932年才在实验中被证实

在马约拉纳做研究的时候,中子还没有被发现

原子结构示意图

然而,早在1929年,马约拉纳就触及到了中子的研究

那一年,物理研究所有一位同事对氮原子核进行了研究

拿到了数据的同事像往常一样将结果拿给了马约拉纳

马约拉纳看了一眼实验结果,脑中灵光一闪,随手拿起了一张纸写了起来

他发现,过去的原子核模型根本就是错误的

原子核里面没有电子,只有一种不带电的,质量和质子相近的粒子

他还给这种不带电的粒子取了个名字——“中性粒子”

而这种“中性粒子”也就是人们现在所说的中子

中子的夸克结构

敏锐的分析能力还告诉马约拉纳,既然原子核里面没有电子,而“中性粒子”又不带电荷并且在同性相斥的排斥作用下原子核没有散架,那么,原子核里面一定存在一种比电磁力更加强大的作用力

事实上,马约拉纳的想法是对的,这种互相作用力,也是如今人们口中的强互相作用力,强核力

马约拉纳的这一番见解如果整理以后发表出来,必然会震惊整个科学界

可无论费米怎么说,马约拉纳都只是拒绝将自己的成果发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