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国
  • 从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看国别贡献

从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看国别贡献

2024-06-27 185浏览

从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看国别贡献

武夷山

Scientometrics杂志2017年9月号发表德国科学社会学家LutzBornmann、美国科技政策学者CarolineWagner(她当年是莱兹多夫的博士生)和荷兰科学计量学家、普赖斯奖得主LoetLeydesdorff(路特.莱兹多夫)合著的文章,Thegeographyofreferencesinelitearticles:Whatcountriescontributetothearchivesofknowledge(**论文参考文献的地理分布:哪些国家对知识库做出了贡献)。

一般认为,哪些国家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较多,就说明这些国家的科学实力还不错。本文同样用引文做文章,但是换了一招:看看被引次数处于世界前1%之列的那些高被引论文引用了哪些国家作者的文献。

本博主认为,根据引用认同的概念,谁的论文能入高水平作者的法眼,能获得他们的引用,则说明论文的质量确实不错。有些论文只是被人家在文献综述中频繁提及,并未获得正面评价,那么即使被引次数较高,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被高水平作者引用,才是令人欣慰的事。

本文以2004-2013年间发表的WOS论文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中国的科学正在崛起,在高被引论文所引用的全部论文中,中国作者的论文占比为4.24%,排在第5位,低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中国论文总数居于世界第二位,也就是说,相对来讲,中国论文的质量排位要靠后些。用在高被引论文所引用的全部论文中占比这个指标来看,美国科学并未衰落,而是风头正健(前些日子我刚写了博文,“美国科学地位在衰落吗”,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77343.html)。

瑞士、瑞典、荷兰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德国作者的论文在高被引论文所引用的所有论文中占比,比德国论文总量在世界论文总量中的占比要低,而美国的情形恰恰相反,在高被引论文所引用的所有论文中占比要远远高于其论文发表量占比。

被引次数处于前1%之列的那些论文来自21个国家或地区,它们被高被引论文引用的次数占引用总数的份额见下表,21个国家或地区是按2004-2013年间发表的论文总量(对于国际合著论文,采用分数计数法,比如两国作者合著一篇,则每个国家算0.5篇)排序的:

国家或地区

在被高被引论文引用总数中的占比(%)

美国

44.10

中国

4.24

日本

4.71

英国

7.79

德国

5.79

法国

3.82

加拿大

4.04

意大利

2.48

印度

0.82

韩国

1.17

西班牙

1.7

澳大利亚

2.44

巴西

0.48

俄罗斯

0.41

台湾

0.71

荷兰

2.47

土耳其

0.38

波兰

0.35

瑞典

1.49

瑞士

1.77

伊朗

0.2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表现*好,这同我们战略院《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中国的该指标还超过了法国和加拿大,这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