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孔子遇到一群野鸡

2024-06-27 16浏览

上周末,随学校的几个骑友,一起骑行去北山爬山。

一路秋意浓浓,玩得倒也尽兴。到了中午饭点,一行人在山脚下找了一个农家餐馆歇脚打尖。虽是路边店,小店装修得挺有档次,农家菜做得味道还算不错。炸金蝉、红烧土猪肉、炖野兔、炸河虾……,搞了满满一大桌子,都是些乡土菜。领队老赵与餐馆老板相熟,老板在席间过来敬酒。听老赵说,老板是见过世面的人,老家是附近村里的,原来在城里搞工程,这两年北山搞国际慢城旅游开发,才返乡搞农家乐的。此时端上一道菜,老板介绍说这道菜叫“野鸡炖蘑菇”,原料用的都是北山上的野生山鸡、野生蘑菇,**的正宗野味,好多城里的人开车跑过来品尝。

大家吃了,感觉鸡肉挺劲道,都说不错。老赵说,我给你取个菜名吧,叫“子路炖山鸡”,如何?

老板忙问,赵教授,这名字有啥典故啊?

老赵文科出身,挺能忽悠的。他说典故出之《论语》乡党篇,接着讲了一个故事:说有**,孔子和子路到城外春游,看见不远山坡上有一群野鸡,在发情求偶,嘎嘎乱飞。孔子自言自语说,山坡上的野鸡,好时候啊!好时候啊!子路听了,以为老师想吃野鸡,跑过去抓了一只给炖了,送给老师品尝。孔子发现子路误会了自己的意思,又想成全子路的孝心,便端起那碗野鸡肉,象征性地嗅了嗅。虽然孔子没吃野鸡,但是对子路的孝心,还是很满意滴。

老赵讲完故事,又吃了一块野鸡肉,得意地说:这道菜叫“子路炖山鸡”,语出有典。你的小店地处曲阜-泗水交界地带,子路的老家就是泗水,可谓名正言顺。你把这名字打出去,这道菜一准能火,以后就是你家店里的招牌菜了。

老板鼓掌说,赵教授给俺这道菜取的菜名,有文化含量,听起来像大名鼎鼎的孔府菜,好!说着站起来,单独敬了老赵一杯酒。老赵笑着说,记住啊,这道菜的命名权归我,我是有知识产权的,以后我再来,你要免费给我上这道菜。

国学院的老李摇着头说,老赵你胡扯八颠!我是专门研究《论语》的,乡党篇确实有这么一段话: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孔子和一群弟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几只野鸡。孔子的脸色一动,野鸡便飞向天空,飞了一阵,又都停在一处。孔子感叹道,这些山梁上雌雉,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野鸡拱拱手,行礼致意。野鸡又振振翅膀,飞走了。

文学院的美女博士说老赵的解释太色,有辱斯文。美女博士崇拜于丹,她当场背诵了于丹的一段话佐证:孔子与学生在山谷中行走散步时,看见一群野鸡在那儿飞,孔子认真的看了一下,野鸡飞翔了一阵落在树上。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能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存,是因为得其时呀!子路向他们拱拱手,野鸡便叫了几声飞走了。

历史学院的老韩突然插话,他冲着老李发问:整个《论语·乡党篇》,都是在讲述孔子的生活规律和待人接物,就这几句却突然跳跃出去,去讲野鸡的事,你不觉得奇怪吗?

老李不屑,叫板道:韩教授,如不服,你来讲讲?

老韩慢悠悠地说:我认为乡党里这段话,描述的应该是孔子和弟子们在山坡上祭祀山神的程序和场景,祭品就是野鸡。“翔”字是翔趋的意思。翔趋是古代的一种礼容,上体稍前倾,张臂细步趋行。说着老韩站起来,做了个作揖行礼的动作。“共”字通“供”字,供奉的意思。“嗅”字是磕头的意思,就象动物嗅东西那样,鼻子碰到地上。鼻子碰地表示对山神的敬重。“作”字就是站起来,在《论语》中有“有盛馔,必变色而作。”所以,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在祭祀之前,孔子和弟子们表情庄重起来,上体稍前倾,张臂细步趋行,在祭祀地点集中起来。孔子说在山梁上进献野鸡,是时候了。子路把野鸡放到祭品摆放的地方,大家三次下跪磕头,然后站了起来。

老板赞叹道,你们大学教授们真有学问,陪你们喝酒,长知识啊!大家也觉得韩教授的解释有道理,有学术创新,纷纷给老韩敬酒。

生科院的老王,是研究动物学的,他趁机给大家科普:雉鸡,也叫野鸡、山鸡,因眉纹白色,颈部下方有一圈显著白色环纹,因而得学名叫“环颈雉”,是我国雉科中分布*广的鸟。野鸡群居,一雄多雌,栖息于中、低山丘陵的灌丛、竹丛或草丛中。野鸡善于奔跑,飞行快速而有力,抓野鸡是个技术活,哪能是子路想捉就能捉到的?从动物学角度讲,老赵的这个段子有违动物科学常识。

老王说,野鸡在2000年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私自猎捕、贩售野鸡属于违法行为。老王突然对老板说:你搞这个炖野鸡是犯法的,你办理许可证了吗?

老板吓得连忙摆手说,俺这山鸡是家养的,决对不是野生的!

我听的津津有味,忙用筷子去菜盆里夹鸡肉,竟然夹起一串黄色的蛋黄状的东西,这大概是野鸡肚子里未发育成熟的鸡卵吧。突然想起赵本山小品的一句台词,模仿赵大叔的声音喊道:这扯蛋扯蛋,搁这来的吧。

众人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