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国
  • epley手法的心酸往事,他被同行排挤、咒骂十余载,却解救无数...

epley手法的心酸往事,他被同行排挤、咒骂十余载,却解救无数...

2024-06-27 68浏览

电视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坏了,人们总有一个习惯性动作“拍拍就好了”。

虽然不知道它有什么毛病,但就是“拍一下”这么玄学的做法,却经常能使一些电子产品恢复正常。

但如果是人生病了,医生也用一种类似“拍一拍、摇一摇”的方式给你治病呢?

在不用吃药、更不用开刀的情况下,你的情况却真的有好转,你会觉得是医生的功劳还是碰巧?

或者效果病人可以亲身感受到,但想获得医学界的认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在上个世纪末,一名叫约翰·艾普利(John Epley)的医生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约翰·艾普利(右)

在上个世纪,他发明的一种手法,对某种疾病的治愈率高达90%。

但是就因为它只是一种手法,不用开刀更不用吃药,而遭到同行的嘲讽与排挤。

当时,许多医生都觉得他是“巫医”,靠玄学治病。

因为此事,他还被告上法庭,差点连行医资格都被吊销。

然而,他还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为此方法的推广奔走。

在临床上,有一种奇怪而常见的头晕,被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简称BPPV)。

这名字虽然有点拗口,但它也有一个通俗的名字,就是我们说的“耳石症”。

这种疾病多见于女性和老年人,患者常感到短暂的眩晕、恶心、眼球颤动并偶尔伴有呕吐。

*典型的症状便是,晚上一躺下,突然一阵天旋地转,恶心想吐。

换个位置躺,保持一会不动,几秒到几分钟眩晕症状就消失了。

然而刚缓口气,翻个身,又是一阵天旋地转。

这就是这个疾病*磨人的地方了。

反反复复,你完全抓摸不定它什么时候发生。

在眩晕难忍的同时,也给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和不便。

1916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将得主罗伯特·巴拉尼

早在1921年,诺奖得主罗伯特·巴拉尼(Robert Barany)就曾首次描述过此疾病的主要症状与特点。

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所有医生都对此束手无策。

每年依然有数以万计的人,被这种奇特又残酷的疾病攻击。

有时候为了止晕,一些医生只能实施较为*端的办法,用手术的形式切断前庭神经。

晕确实是不晕了,但这也破伤了人体的平衡功能和听力,不到万不得已没人会做出这样的决择。

当时这个困扰人类多时的疑难杂症,也顺利吸引了爱钻研问题的艾普利医生。

他在大学时代,就经常混迹在俄勒冈大学的物理实验室。

拿到医学学位后,他还曾在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帮忙开发了早期的人工耳蜗。

即使在正式成为医生后,他仍对科研和实验充满了热情。

他知道人类的多种眩晕症,都与耳朵有关,所以艾普利也打算向这个难题发起进攻。

电镜下的耳石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一个研究报告称在眩晕症患者内耳的半规管中发现了一种粉笔屑状的颗粒。

后来也证实了,这种颗粒就是我们常说的耳石,由碳酸钙、中性多糖和蛋白质混合物等组成。

正常情况下,它是附着在内耳前庭系统的椭圆囊和球囊上的。

当时的作者就提出,当这种颗粒粘在内耳的半规管内,感受器就会发出虚假的运动信号,从而产生位置性眩晕。

中间两个橙色的圈为椭圆囊和球囊

但是这个假设却无法说服艾普利,因为这仍无法解释眩晕的“重复性”和“阵发性”——如果眩晕是因颗粒粘在感受器上了,那么眩晕为什么过一会儿就停止了呢?

对此,艾普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三条半规管内是充满淋巴液的,因为颗粒的密度比淋巴液高,重力是可以使这些颗粒发生移动的。

所以他推测当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这些颗粒也随之移动,从而诱发眩晕。

当患者定住不动时,这些颗粒自然也跟着静下来,眩晕就这样止住了。

现在我们都知道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的所在之处。

其中,前庭系统的椭圆囊可感受水平方向的直线变速运动,球囊可以感受垂直方向的直线变速运动。

而附着在两个囊斑上的耳石,就是感受这两个方向加速度的关键物质。

然而,一旦耳石从椭圆囊和球囊上“脱落”,就会掉落到半规管内,刺激到里面的毛细胞。

从而造成平衡感受的紊乱,使患者感到“天旋地转”的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