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国
  • 花好月圆—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之后》

花好月圆—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之后》

2024-06-27 44浏览

《洗澡之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14年出版。我手里的是2015年的汉英对照本。我个人认为,《洗澡》是写“十七年”*好的学界小说。爱屋及乌,也说说其续篇《洗澡之后》。严格而论,《洗澡之后》并不是长篇小说,总共不到5万字,标准的中篇小说体量。但出了单行本,勉强作为长篇处理吧!否则,我谈的学界小说*短的要算《漩涡》了。

《洗澡之后》主要是发生在学界的情感婚恋故事。《洗澡》结束时,男主人公许彦成到北京大学教语法,他的妻子杜丽琳也在那里教口语。女主人公姚宓到接受她家赠书的博文图书馆工作。小说分两部分,分别解两个套。**部分是姚宓帮长辈意向中的未婚夫找女朋友。小说开始时,姚宓被派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习。在图书馆见到许彦成,他们有机会天天在书库见面,杜丽琳从来不去图书馆。姚宓的室友李佳,是文学系李主任的女儿。姚宓促成了李佳与罗厚的的婚姻。本来长辈对姚宓和罗厚有婚配的意思。两人是好朋友,但都没有结婚的打算。在《洗澡》中姚宓表示不惜为许彦成出轨时,罗厚曾仗义地表示,愿意与姚宓缔结形式婚姻,结了婚她才能出轨。两部小说中,姚宓家的事情,都罗厚忙前忙后在张罗,很有女婿的样子。罗厚有了佳偶,姚宓也算解了套,不是法理意义上的套,而是礼仪或道德意义上的套。第二部分是许彦成解套,与妻子离婚。在“反右”中,杜丽琳比较积*,被领导凑数定成了右派。在农村劳改中,找到了真爱,同是右派的经济系教师叶丹,两人在群狼出没的荒郊野外私定终身。半年后调回来,杜主动与许离了婚。都自由了的姚宓与许彦成*后也结了婚。不管怎样,在“结束语”前*后句话,“姚太太和女儿女婿,从此在四合院里,快快活活过日子。(p. 256)”很像童话。

从婚姻观上来说,小说倡导的是门当户对的婚姻。商人家庭出身的杜丽琳,就是不入许家的法眼,所谓俗气美人。因为是书香门第,即使长辈没有说出口的联姻打算,姚宓也要有个**的解套,给罗厚物色好门当户对、情投意合的大户小姐;在《洗澡》中敢作敢当的姚宓,在大局已定都解了套之后,反而扭扭捏捏,变成传统佳人了。许彦成似乎仍是旧名士派头,“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一辈子不会出名,只是个穷教师。(p. 243)”但他也知道结婚意味着什么。他曾对罗厚说,“我将来是姚家倒插门的女婿。你是李家倒插门的女婿;李家阔,不会要你费力,我可负担着姚家的生活呢(p. 240)”。

小说说到当年大学职场的不易。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杜丽琳,平时似乎还不错。“现在是系里的大红人。她结交了许多学校里走红的朋友,忙着呢!(p. 178)”实际上也是处处小心。“我做校花的时候,也是好一朵校花呀。做了教书先生,胭脂、粉都不敢用了。(p. 242)”到鸣放时,只是表示同意前面发言者的意见,而那位发言者说的是右派言论,杜丽琳也就被定成右派。工资降了三级,到农村去劳改。

小说特别是第二部,多少反映了当时的氛围。“生活在不断革命的时代,日子过得真快,一场斗争刚完,接着又是一场。(p. 213)”一场场运动中,先前的弄潮儿,后来可能成落水者。《洗澡》中不择手段向上爬的进步青年姜敏成了大右派,自杀了;苏联海归的红色专家施妮娜在《洗澡》中非常革命,也成了大右派,不知去向。这也不奇怪,后来人们觉得许多右派其实左得很,人家原来就是左派。倒是《洗澡》中很狼狈的法国海归旧知识分子朱千里,安然无恙,在悍妇妻子管束下,“一声不响,躲在家里,倒由此免了一场大祸。他要是鸣放,肯定放成大右派。(p. 239)”基本对策就是如姚宓所述,“我不是党员,不用太积*,只求‘安居中游’。不过,中游也不稳当,*好少发言,只说自己‘觉悟不高’,‘认识不足’,总比多说话稳当。(p. 203)”这或多或少也是从“洗澡”中得到的教训。原意让人们变好的运动,只是把人们变狡猾了。与后来正面描写“反右”的多数小说不同,作者似乎觉得右派并非无辜,至少是缺少生活智慧。毕竟作者伉俪在“反右”中安然无恙,在其他运动中*差也只是有惊无险。这或许能算是把书本学问算是具有生活智慧了吧!

说句题外话。华夏古国,读书人的处境一直很险恶。因此读书人也有套应付的办法。如《庄子·养生主》所谓,“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姚宓其实就是这个对策。希望华夏读书人今后不需要这种智慧,不过未来也很难说。

《洗澡之后》是我读着很愉悦的小说。与《洗澡》相比,对男女主人公的厚爱有余,但机智稍逊色。至少我个人,更喜欢读《洗澡》。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大学小说丛谈之概述

且在新年读旧书—学界小说丛谈之缘起

华夏大学的肇始—学界小说丛谈之民国大学

遥观当年大学生—学界小说丛谈之《赵子曰》

校园中的风月案—学界小说丛谈之《漩涡》

大学小说丛谈之《南渡记》

“索隐”的尝试—学界小说丛谈之《东藏记》

大学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少年不识愁滋味—学界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大学小说丛谈之《围城》

树欲静风不止—学界小说丛谈之“十七年”的大学

学府变色—学界小说丛谈之《红路》

学人入彀—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

力争上游—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

微动涟漪—学界小说丛谈之《勇往直前》

溪云初起—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玉骨冰姿—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忆来唯把旧书谈:校园中读校园长篇

大学小说丛谈之当代大陆作品

拨乱反正中的大学校园—大学小说丛谈之《蓝眼睛·黑眼睛》

欲望校园—大学小说丛谈之《欲望的旗帜》

教授的“为”与“争”—大学小说丛谈之《天眼》

大学的历史转折—大学小说丛谈之《感受四季》

大学小说丛谈之《活着之上》

何谓大学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大学理想的幻灭历程—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无用”学科的危机—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校园小说《斯通纳》

《斯通纳》关于大学本质

《斯通纳》中的毒舌马斯特思

欲读书之大卫•洛奇的教授小说

失聪教授生活片段

海外学子的艰难处境—大学小说丛谈之《考验》

北美版的儒林情史—大学小说丛谈之《在离去与道别之间》

昔日留学生的去留之间—大学小说丛谈之《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大学小说丛谈之《海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