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高考•端午

2024-06-27 148浏览

高考 关于高考,涉及本人的那一部分,该回忆的似乎已经回忆过了,其实也没有太多可以写的。40年了,半生的岁月已经逝去,依稀记得40年前那个炎热的夏日,那场离家不远,没有家长送考的高考,妈妈的送考早餐,荷包蛋,还有稀饭。没有太多的嘱咐,没有太多的紧张,考完了,就不再多想。那个年代没有网络,只有少量的几份报纸,还有收音机里的广播,所有关于考试的信息都来自那里。, 都说一场考试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某种程度上,大概是吧。其实,能改变命运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性格、情商——一半受流淌在血液中的遗传基因影响,另一半则是生活的大小环境。 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平常,大致都可以写成一本精彩的人生故事,无数故事汇成的社会洪流可以提炼出很多过来人的经验。 看看周围,我们这一代人,家族的后辈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没有显赫学历的也许正靠着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情商,自己的情商,抑或是家庭和社会关系,经营着自己的小公司,或与朋友合伙做点小买卖,虽然艰难,但也令我佩服,每一个自食其力的人都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 社会有分工,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不同层面的人才。不管是商界,还是科学界、教育界,真正能成为所谓成功人士的毕竟是少数,而且他们未必感到幸福快乐,其实,我熟悉的人中也有这样的人,按照父母的意愿读了学历,当了教授,娶妻生子,得到的仅仅是外表的光鲜,内心是不是快乐只有自己知道。 回到40年前的高考,也算不上发挥的多好发挥的多坏,上学的路看起来并不算顺利,尽管高出分数线很多,却险些没学上,原因之一也许是没人告诉我应该怎么选择志愿,报的全是当时的热门专业和学校,哪里有什么竞争力? 曾经为命运的所谓不公迷茫过,*终坦然接受。不过想想,很多经历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都是人生的一部分,就是这样。回过头来看,没什么遗憾,也谈不上有什么选择错误,一切顺其自然。一个普通人,不折腾,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也许就不会过得太差。也许我的命运就是不适合当个工科女,就适合当个会数“字”,会写点文章的小编。阴错阳差,找到适合你的,也许上天就是这样安排的。 端午 记得去年的端午,还想着买点江米,买点粽子叶和马莲自己尝试着自制粽子。不是想吃,就是想验证一下小时候的技能还在不在,顺便晒一下朋友圈,显呗一下自己的本事,相信有我这样想法的人也不少。前天下楼看到楼下的蔬菜大篷车,粽子叶卖完了,只剩下捆粽子的马莲。 城里人,对端午节的体验除了吃粽子,其他也真没啥了。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家家包粽子,各种米、豆子、枣子,粽子叶、马莲,都要提前**泡上,大盆小盆摆一地,有点热闹。料备好了,搬个板凳,跟妈妈学着捋好叠好粽子叶,大致呈三角形,往里面填料,然后包好捆好。当然,这活儿其实挺要技术的,要不咋年年实践,结果还是不如妈妈包的好看呢。 小时候,端午的前夜,我们是伴着粽子的香味入睡的。一大铁锅生粽子,往往要放在煤球炉子上小火煮大半夜,端下来晾上,端午节早上起来正好吃。 现在端午节,对于粽子,只剩下了吃,也是出于一种仪式感,好吃的那么多,哪里真想吃那不好消化的粘东西。时代变迁太快了。 2019,端午撞上了高考,说特殊也有点特殊,说普通也很普通,每**都是如此。无数的考生正奋战在考场上,隔壁14中校门外家长们还在焦急等待,等待仅仅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孩子命运的这场考试的结束……对于我们,高考,只剩下了回忆。

杂记一篇,留个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