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的研究生复试

2024-06-17 78浏览

33年前的研究生复试2022年3月29日 星期二

今年各高校的研究生入学复试正在紧张进行。自2020年起,基本采用了远程复试的方式。而此前都是要求考生到学校来当面复试,现在的远程复试方式省却了考生们往返的舟车劳顿和经济负担。 年纪大了,以前的往事总是记得特别清晰。33年前,我参加了研究生复试。现在的孩子们,几乎无法想象33年前的复试会是什么样子。毕竟那时候研究生招生规模很小,研究生教育的普及率远非现在这样高。 那年春节之后才开始笔试,笔试有政治、英语、高等数学和两门专业课共计5门课,我记得一门专业课是选了“普通物理”,这是我*能拉分的课程。笔试之后直到5月底6月初才收到复试信函通知,马上就买火车票,坐了整整24小时的火车到西安参加复试。 大概下午一点多到学校,用学生证办理好学校招待所的入住手续、稍微休整之后,按照复试通知到主楼三楼找到研究生招生办,招办老师跟我讲去二楼找姚老师。在二楼走廊遇到了一位花白短发、中等偏下个子、穿蓝色中山装、口袋上方别着老师专有的红色校徽、平底布鞋的像农民一样的老教师,我就问他姚老师在哪个办公室,他说他就是姚老师。于是姚老师就把我带到纺织楼二楼,让蒋老师负责我的复试,就回主楼办公室了。 蒋老师给了我一份试卷,让我一个人在一间摆满了纤维细度仪、天平秤和烘箱的房间做题,她自己也走开忙别的事情去了。考题的具体内容已经不记得了,能记得的我还全部能做,做好之后就把试卷交给隔壁办公室的蒋老师。她说我刚乘了24小时火车,先回去休息,姚老师明天要出差,晚上会来实验室,让我晚上也来实验室,由姚老师考我纺织材料学实验。 晚饭之后,我按时来到下午考试的老房间,姚老师已经在了。他让我测定棉花的回潮率曲线,这个是*容易做的实验了。于是又到了一间阴面房间,开烘箱,做实验,称重画图。可是*后发现曲线有往上走的趋势,把我弄懵了。看到我紧张的样子,姚老师帮我仔细分析了原因,讲得非常耐心仔细,与后面就读时发现的姚老师急脾气完全不一样。实验结束之后,把实验室收拾干净,还看到姚老师正在手写的一封英文信,就非常惊讶。因为那时候专业老师基本不讲、不写英文,我自己的英文考研成绩也刚刚过线。 第二天上午,蒋老师让两位年轻老师(曾秀茹和黄机质,现在估计都快退休了)来招待所找我过去。蒋老师是上海人,一直是那样的慈祥和从容,用上海普通话问了我一些问题,分析了试卷,跟我聊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大概有一个多小时吧,就结束了第二天的复试。说让我到莲湖路去买预售火车票回去,还详细说了去莲湖路预售处的公共汽车换乘路线。 后来,就收到了正式录取通知书。为了录取通知书能提前到达,办理毕业手续,我还打了人生的**个长途电话。 回忆当时的复试,既紧张又充满期待,也没有太大的压力,其实整个考研复习过程也是轻松而过。唯有复试环节的详细和全面让我印象深刻,毕竟那时候是学生来一个复试一个,不是今天这样的批量化、程序化和正规化。老师有足够的时间与考生互动,发现考生的潜质。也就是从那时起,姚老师和蒋老师把我领进了纺织的大门,也影响并造就了我以后的人生之路。 蒋老师九年前在上海去世,我至今还能清晰记得她的音容笑貌,清明节将至,也寄托对蒋老师的哀思。 姚老师前几年还动过大手术,我还带夫人专程去西安看望了姚老师。虽然现在已是鲐背之年,身体依然硬朗。祝愿姚老师健康长寿。 现在正值复试季节,希望更多的年轻才俊加入我们中间,发展壮大我国纺织学科。后浪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