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十年磨一剑”话题

2024-06-17 67浏览

聊聊“十年磨一剑”话题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网上报道,由腾讯出资100亿元设立了一个“新基石研究员项目”。项目目标实行“科学家主导,腾讯公司注资经营,旨在长期稳定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从事基础研究。”还有我国科技部门近些年设置的0到1的基础科学研究项目,两类基础研究项目的实施在我国科学界引起了热烈反响。我想设置这类项目的目的显而易见,期望通过长期稳定高强度的经费支持,产出某些重大原创基础研究成果的同时涌现出一批潜心基础科学研究的杰出学者,并希望这些学者的行为示范在我国科学界产生杰出人才与高水平成果的“马太效应”,为科技强国与服务国民经济做出贡献。然而,我想究竟谁有资格承担这类项目的“历史重任”?这类项目的主持人究竟应该面向“锦上添花”学者?还是“雪中送炭”学者?在我的印象里,我们的评审专家一般会倾向“锦上添花”学者,即我们常说的“绩优股人才”。正如上述“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宗旨所说:“旨在长期稳定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从事基础研究。”因为,通常专家们认为这类学者具有较强的前期研究基础,这也属于国际科技界的惯例,名气越大的科学家获得资源越多,这就是科学界的滚雪球效应。

然而,我认为在面向“锦上添花”学者同时也应该重视选择面向“雪中送炭”者。因为,“雪中送炭”学者中有一些耐得住寂寞与清贫,能坐冷板凳的“十年磨一剑”的“潜力股人才”。这类人才通过多年潜心科学研究积累,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具有某些独到之处,这类学者在世界科学史上并不鲜见,例如我国社会公众耳熟能详的数学家陈景润、陆家曦、张益唐等。其实,我们一些杰出科学家大多数也是经历“十年磨一剑”由“潜力股人才”向“绩优股人才”的转变过程。当然,如何科学评估选择这类“潜力股人才”是另外一个重要话题。“十年磨一剑”的人才遵循“顺其自然”,“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的成长模式。从小展露天才的人物毕竟属于*个别,且通常难以鉴别。我们有的大学成立的“少年班”、“拔尖班”、“**班”和“实验班”等就是试图通过行政手段培养我们所需的杰出人才。实践是检验政策效果的**途径,我们并没有看到这类“特色班”培养出比普通班更多的出色人才。因为,这类“特色班”大都属于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违背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

我在《聊聊学术论文的“套路”》(2022年7月18日)文章中说:“如果你所在单位管理科学理性,可以容忍你“十年磨一剑”,你就不必为论文数量发愁,可以厚积薄发,在自己领域内做出同行公认的重大科学成果,从而彰显你的学术影响力以及在同行中的出色学术地位”。其实,在我们的大学,尤其是那些具有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传统的大学,长期以来总有一些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老师,他们通常没有节假日(我在职也是如此)《回忆我的大学科学研究经历与体会,2019年3月8日》。他们中有一部分是在无奈地为满足学校绩效考核条件中的“成果”而忙碌。然而,总有一部分“十年磨一剑”的老师,他们将科学研究当成自己生活的组成部分,苦苦探索期望有朝一日产出一点重要的原创科学成果,我们的大学应该容忍这类教师有尊严地工作生活,他们应该成为大学里面一道亮丽风景。

我在憧憬“十年磨一剑”的场景时想起我的科教公益报告《做自己的科学研究》开场白的四张宣传“科学精神”图片。这些图片形象地勾勒出一个纯粹科学家和“十年磨一剑”学者的学问环境的外在风貌(见图)。

**张: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地球与行星磁学部(Earth and Planetary Magnetism)自然磁学实验室(我的研究领域)(Laboratory of Natural Magnetism)门上的一副对联。左联意思是:“十九世纪科学家追求对自然现象的真实理解。”那个年代尤其是欧洲的少数出身名门望族的科学家,他们家境优渥衣食无忧,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自己的科学研究,探索对自然现象本质的理解。右联意思是:“二十一世纪科学家追求将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显然,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科学界似乎开始浮躁,科学家不再将追求科学真理当成**目标,而是崇拜成果发表在Nature为代表的“顶刊”。为此,我们在媒体上可以看到以前并不常见的科学界成果造假事件,包括发表在Nature杂志论文。有人声称,申报重要的科技奖励或人才称号至少需要一篇Nature或Science论文的“刚性指标”。为此,有的学者凭借一篇“顶刊论文”打天下,获得丰厚的生活待遇、荣誉和资源。这也许是我们近二十年来难以产生重大原创科学成果的主要原因。我对这张图片的注释是:“让科学返璞归真”。

第二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一个数学教授办公室的场景。办公室面积不大,室内拥挤不堪,书籍资料丰富,看似杂乱无章,一台老式计算机位于室内一隅,教授安静地端坐在书桌一角悠闲写作。这种场景无法与我们一些学者宽敞明亮,设备现代豪华办公室相比。我对这张图片的注释是:“乱中取静”。

第三张:位于美国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许多开放空间的 “白色写字板”。这些白板为科学家随性交流科学问题提供了便利。据说MIT教授将遍布校内诸多公共场合墙壁上的白板称为“MIT白板文化”《MIT的白板文化,中国科学报,2013年11月4日A6版》。

第四张:英国剑桥大学牛顿数学研究所的一个卫生间。这个卫生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面墙上安置了一块黑板,给来“方便”的学者提供思考科学问题演算的便利。它与MIT白板一样,彰显了世界名校内充满浓厚的科学研究氛围。我给这张图片的注释是:“科研无处不在”。

诚然,上述四幅图片只是从外在形式上勾勒出一个“宁静致远”,“十年磨一剑”的学术境界。然而,创建这样的学术环境和境界既需要学者自身的品质和意志,更需要机构管理决策者的智慧和情怀,将管理人才转变为服务人才,淡化那些急功近利的“数数绩效考核”,只有这样长期坚持,我们就一定能创造出社会公众企盼的世界**大学。

文中引文作者均为本人。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提交

**张:让科学返璞归真

第二张:乱中取静

第三张:MIT的白板文化

第四张:科研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