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国
  • 耕客”宗勇:“订单农业”可让居民生活成本下降一半

耕客”宗勇:“订单农业”可让居民生活成本下降一半

2024-06-12 52浏览

引言:

当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将触角在数以万计的农村铺开时,很多人意识到农村农民的“春天”要来到了。专家认为,依靠城市大爆炸大发展带来的gdp增长引擎正逐渐失去活力,下一个点燃gdp快速增长的爆发点将来自巨大的农村市场和农村人口。

“投资重点在大众消费市场”的天图资本已于2015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其投资过的项目包括周黑鸭、德州扒鸡、汤城小厨等知名快消食品企业。在消费市场积累大量经验和资源后,天图资本孵化出了互联网+农业的践行者——“耕客资源”。

作为天图资本合伙人和运营总监,同时作为耕客资源董事长,宗勇在“ceo说”向数百位创业者分享了他对“互联网+农业”以及投融资相关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宗勇说,用互联网的方式支持csa(社区支持农业)项目落地,是耕客icsa的初衷,这个模式其实就是“订单农业”。

耕客将收集到的城市人民的生活需求和筹集的“预购”资金提交给可以生产的农民,*大化的降低二者之间的复杂对接过程,从而使农民生活生产得到保障,城市人民享受巨大优惠。

谈到创业,宗勇认为“创始人预见未来的能力是创业项目的天花板”,天使投资投的是创始人和创始团队,具备预见未来能力的团队还是可以在资本寒冬拿到投资的。

本期干货整理

1.企业三大要素:商业模式、团队、资本;在企业初创期间,商业模式还是雏形,需要各方面试错,企业过不了坎,只能另辟蹊径,改良商业模式。

2.创始人的“远见未来的能力”是企业的天花板,看未来的能力是创始人核心的能力。

3.创始人及团队是*关键的,有的团队能活下来,有的团队就只能死去,所以天使投资当然就是投人。

4.这个寒冬是相对而言的,对于独角兽项目而言,从来不缺投资,而对于优秀的基金来说,似乎也没缺过钱。

以下是宗勇和天图资本以及耕客的故事:

问:欢迎宗总,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的履历和天图资本这家机构,以及您目前做的“耕客资源”项目。

宗: 我大学毕业后先后进入三家消费品企业:分别是蓝月亮、小护士、金龙鱼;随后进入深圳怡亚通,主要负责粮油和快消事业部,然后有机会认识了天图资本王永华和冯卫东先生,正好天图资本已经聚焦消费品领域,而我对消费品领域正好有一些认识,大家都很推崇定位理论。所以,有机会加入天图资本,主要负责运营方面的工作。

耕客资源是一家天图资本控股的公司,我担任董事长ceo,我主要的精力,在运营此家公司,我希望通过定位理论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将耕客打造成一家互联网+csa农场的上市公司。

问:天图资本投资了很多像汤城小厨、德州扒鸡、周黑鸭等餐饮项目,请问为什么看好餐饮项目?这些项目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和优势?“互联网+餐饮”模式,像伏牛堂、人人湘,您怎么看?

宗:天图资本投资方向是大消费,而不是餐饮,要说到对餐饮的投资,天图资本所投入的餐饮企业,基本上的特点:A,普通食品;B,本质是快速消费品,而非餐饮企业,例如周黑鸭、杭州甘其食。周黑鸭更像是风味小吃、甘其食就是个卖热包子的,德州扒鸡也不需要解释,基本上品牌名已经成了品类名的代名词,就像可口可乐成了可乐的代名词。

问:天图资本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投资路线,请问和其他VC机构的*大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宗:天图资本确实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投资路线,非常简单,战略就是聚焦消费品行业。要说差异化,天图资本的消费品聚焦,已经深入文化,例如:

**个特点是“听不懂”:内部已经没人再谈论其他投资方向或机会,比如新能源、先进科技等等,因为大家听不懂,大家只听懂消费品,其他的听不懂;第二个特点是“听得懂”:内部话术的统一,定位理论是公司内部经常试用的话术,所谓“定位”、“品类”、“聚焦”、“视觉锤”等等,全是定位理论,这些大家都能听懂,在公司内部很少机会给你去谈财务数据,更多机会是谈消费品营销和价值观。

问:您本身既是投资人也是创业者,那如何看“天使投资都是在投人”这句话?如何看“创业公司的天花板是创始人”这句话?

宗:企业三大要素:商业模式、团队、资本;在企业初创期间,商业模式还是雏形,绝大多数的初创企业,还没有经历过试错阶段,有些试错能够过去,有些试错,发现纠错的代价很高,或者是在当下暂时无法完成,企业就过不了这个坎,你只能另辟蹊径,改良商业模式。

这时,当然创始人及团队是*关键的,有的团队能活下来,有的团队就只能死去,所以天使投资当然就是投人;天使投资人有个说法,看到某位创业者现在做的项目实在不靠谱,但是此人未来可能机会很大,怎么办?纠结,先投点吧,结个善缘,希望下次他有好项目,还会找我。这种例子就多了,马云*开始不就是卖黄页的吗?后来是b2b,再后来才是c2c。

创始人的“预见未来的能力”是企业的天花板,看未来的能力是创始人核心的能力之一,这个创始人有时是一个人,这个人会比较苦b,如果这个创始人是一群人,相对成功的概率会高很多。所以耕客内部,我们提倡创始人团队,没办法,个人能力有限,团队能力无限。

问:2015年下半年对很多创业者来说确实是资本寒冬,因为找融资变的很困难,但很多机构不认为是寒冬,因为募集到很多钱却花不出去,您如何看待“创业者”和“投资人”对资本寒冬的这种不同理解?

宗:其实这个寒冬是相对而言的,对于独角兽项目而言,从来就没缺过投资,而对于优秀的基金来说,似乎也没缺过钱,2014年股市退出通道关闭时,人民币PE本来就是寒冬,但是天图6期超募了,2015年资本寒冬来了,天图7期还是超募了。当然对于独角兽企业而言,也是一样的,永远是春天。 其实,我倒是一直觉得找钱相对容易,找好的项目,感觉非常难!

问:说一下您另外一个项目,耕客资源以及耕客ICSA,请您对这个项目做个全面介绍。

宗:耕客ICSA项目,是耕客在3年前开始着手准备的一个有意思的商业模式,CSA模式是社区支持农业,大家在百度百科可以很容易查到;CSA说白了,就是组织一群消费者,去预购农民的农产品,并向农民提出一系列的要求,例如说禁农药呀、减少化肥呀,用更生态的方式种植、养殖呀等等。

icsa简单地说,就是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更高效的csa组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透明度;icsa也可以通俗地说是互联网+订单农业。

对消费者而言,消费者可以提出对农产品的要求,比如说生态种植、比如说鸡必须是走地鸡、比如说鸡蛋必须是土 鸡蛋、比如说油必须是鲜榨油、比如说米必须是五常稻花香等等。

对于农民来说,也可以向消费者提出要求,比如说 茶籽,我可以不用农药化肥,那么产量就会降低,但是品质会更好,你需要掏更多的钱;大米我可以种植稻花香的品种,但是产量低,你也得掏更多的钱;太贵的东西,卖不掉。

耕客在这个环节中扮演的是平台,把消费者的要求提给农民,让农民按消费者的观点办,让农民先得到种植资金,帮助农民扩大种植面积,提前支持农民订金,帮助农民扩大再生产。帮助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提前募集锁定消费者。

问:结合耕客和ICSA,您如何看待互联网+农业的现状及未来。

宗:现状:

1) 零售场景搬运:从将 农产品从菜市场和超市搬到电商平台;

2) 真正的互联网改造农业,不好意思,还没有开始!

耕客+icsa,我们希望能召集更多的朋友,一起改善此点:

1) 我们希望农民真正地去种好地!

2) 只要你们能真正相应消费者的需求,生产生态、健康、好吃的农产品,没问题我来帮你卖!